諾曼長弓手施展了三輪疾速射擊。諾曼軍隊兩翼的意大利,法蘭克弩手們也並沒有閑著。這些裝備著地方兵工廠籌備的,又或者是主力部隊棄之不用,早已經淘汰的蹶張弩,以及少量達不到正規軍標準的滑輪弩的士兵,也匆匆的射出了一輪箭雨。
盡管射擊速度實在比不上長弓。但是這些弩的攻擊力卻比長弓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征召兵數量眾多,部署在主力兩側的意大利、法蘭西弩手的數量加起來,足有長弓手的四倍!總共八千弩手一輪齊射,頂的上諾曼長弓手四輪!
兩兩相加,產生了極為恐怖的效果。衝在最前麵的兩、三千奴隸士兵一下子便成了刺蝟。這讓伊爾汗的奴隸士兵們驚恐萬分。恐懼像是傳染病一樣,在軍隊中蔓延開來。第二陣列的奴隸士兵們因而放慢了腳步。然而這卻更是給了諾曼人可趁之機。
又一輪箭雨射出。第二陣的數千奴隸士兵應聲倒地,慘叫聲不絕於耳。這樣一來。諾曼人輕輕鬆鬆,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便滅殺了對方奴隸士兵的二十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這或許聽上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與十萬奴隸士兵比起來,或許顯得很少。然而,這個威嚇的效果卻相當的出色。本來士氣就不是很高昂的奴隸士兵,在驟然間折損了這麼多的人手之後,士氣下降了很多。
第三列的奴隸士兵們呆在原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眼看著對麵又是一輪弓弩射了過來。便有人驚慌失措的大喊起來。緊接著丟下武器,轉過身推開兩邊擋路的笨蛋,撒開腿就要跑。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眾奴兵現在有了這麼個“榜樣”自然再不猶豫,也都轉身開始逃跑。而在他們後麵,被擋住了視線。不太明白現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奴隸士兵們。也都被帶動起來開始逃亡。
這一逃,便是一個兵敗如山倒的下場。任憑他們後方的蒙古人如何怒吼,如何揮舞著彎刀,發射弓箭。想要驅趕這些人回去繼續戰鬥。也無濟於事。這些奴隸心中,已經充滿了對於死亡的恐懼。
再無法容納其他了。逃,拚命逃!隻有逃跑才能夠獲取一線生機!這個時候已經沒什麼人管得到其他事情了。他們腦子裏除了一個“逃”之外,便再沒有別的詞彙。
可以說,伊爾汗旭烈兀在這裏犯了一個錯誤。又或者說。在中古時代,大多數資質平庸的將領們,也都犯了這麼一個錯誤。他們認為戰爭就是人越多越好。卻完全沒有預計到士兵的平均素質的重要性。
用奴隸士兵消磨對手。這算盤打得確實不錯。然而如果反過來呢?反過來,這些奴隸士兵不但沒能夠起到作用,反而被對手打擊的崩潰,進而影響了己方的士氣以及陣型呢?
這又該如何是好?!
旭烈兀眼看著,衝著自己的陣列哭喊著逃亡過來的奴隸們。被氣的麵色煞白。他抽出他的彎刀來。怒吼著:“後退者殺!一個不留!”這樣的話。命令那些蒙古督戰隊拚命的砍殺那些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