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到底還是逃了。當諾曼驃騎兵追上他的同時,大營中的蒙古人也察覺到了不對勁。出動了騎兵前去支援。緊接著一場亂戰。蒙古騎兵帶著他們的皇帝敗退。回去了大營堅守。而諾曼驃騎兵不過一個千人隊,自然不可能強行攻打幾十萬大軍屯駐的大營。就這樣返回了去。忽必烈也就逃過了一劫。
“嘖,可惜了。”這一會兒,仍舊在指揮火炮部隊緩慢前進的埃吉爾,在聽說了自己布下了天羅地網。最終仍舊沒有取了忽必烈的性命之後。輕哼著這樣子抱怨了一句。之後便沒再多想。
這位皇帝陛下心境早就已經鍛煉出來了。諾曼帝國諾大的地盤,對陣的是遠東霸主的蒙元帝國。想要畢其功於一役。這怎麼可能。
因而這邊諾曼火炮仍舊轟鳴不斷,那邊蒙元的軍陣傷亡無數。蒙元皇帝忽必烈回到軍營第一件事不是治傷,也不是調兵遣將安排接下來的戰鬥任務,而是拿刀把那個文先生活剮了。把這家夥活剮了還不算。那一塊一塊的臭肉也要丟給了獒犬吃個一幹二淨。這樣子,忽必烈才算是稍稍消了氣。
然而消了氣之後,問題又來了。接下來要怎麼辦呢?諾曼帝國七十萬大軍可不是鬧著玩的。而再看蒙古人自己,少了四萬重騎兵,餘下的便是十幾萬蒙古騎兵,十幾萬中亞遊牧盟軍。這些都是輕騎兵,弓騎兵的路數。騷擾和對付輕裝部隊不錯。必要時候還可以下馬作為步兵使用。然而打硬仗卻要差一些。
再之後。便是二十幾萬的中原漢人部隊。
忽必烈這可就有些為難了。
如果說的話,這一會兒,他手裏卻是這些漢人的部隊最具有戰鬥力了。重騎兵雖然不多。但是精銳的。可以披掛兩層步人甲的重裝步兵卻是不少。如果要正麵決戰的話,必然要用這些士兵當做主力,放在正麵。
然而問題就來了。盡管入主中原這麼長時間了。也學著漢人的文化稱起了皇帝。但是忽必烈骨子裏還是個蒙古人。他所倚重的。也都是蒙古人。對於漢人的武裝力量,他總是抱著提防的態度。將他們當做炮灰來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漢人武裝的士氣,自然不會太高。盡管訓練程度湊合,裝備也不錯。但是真的要靠他們作為主力,打硬仗。那自然是不行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忽必烈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在這裏繼續待下去的理由了。他現在隻想要帶著他的軍隊離開這裏。回去他的蒙元帝國。關起門來稱作皇帝。就算是幾十年之後被諾曼人滅了也就滅了。反正還有幾十年的福能享受。到時候死了也不虧了。
然而問題是。他真的走得了嗎?諾曼皇帝會這麼輕而易舉的讓他走嗎?
忽必烈非常困擾。甚至幾次想要寫信,與諾曼人談判。但是僅有的一點,來自孛兒隻斤黃金家族的高傲,讓他克製住了這個想法。最終並沒有真的向埃吉爾服軟。當然了,就算他真的服軟了,甚至跪下來求埃吉爾放過他,埃吉爾也會一邊開開心心的答應下來。一邊一刀一刀的把他剁零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