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 山重水複疑無路(1 / 2)

李隆基和薛崇簡突然間明白:阿史那羯奇真的長大了,學會了算計,學會了謀劃。

他們答應了阿史那羯奇後,三人分道。一路上,薛崇簡和李隆基都不願意說話。長大是人生的必然,可是,誰也不願意去承認在成長過程中逝去的純真和美好。而且,他們不敢想象的是,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千鈞一發的關頭,會不會背叛彼此。

從驪山回到皇宮,李隆基和薛崇簡就被上皇叫進了宮裏。

“你們可真的好大的膽子,居然幹去見阿史那羯奇。”上皇聲音一如既往的威儀,她淡淡的掃了一眼跪著的兩個人,然後揮揮手,“現在突厥大兵壓境,你們說說,該怎麼辦?”

李隆基和薛崇簡都一愣:他們見了阿史那的事情,居然傳回了皇宮。李隆基叩首:“臣聽聞朝廷現在征兵困難,以臣愚見,應該替換大元帥一職,由太子殿下親自出任,臣想,就有人立刻來應征了。”他沒有說的是,這個天下的人,還是李家的百姓。

武瞾心一冷,看著李隆基半晌,緩緩開口:“然後呢?”

“撤回武延秀迎親的旨意,這樣突厥發兵就是師出無名了。另外,調任範將軍為前線督軍。”現在的前線督軍武承嗣,是在沒有任何軍事才能,隻能幫倒忙。李隆基知道,自己的每一條計策,都會讓上皇不滿意,看上去都是在針對武家人。

上皇沉吟片刻,看向薛崇簡:“你呢?”

薛崇簡正佩服李隆基的想法,突然問他,他有些意外。他不是沒有思考過該怎麼打這一戰,但是,阿史那羯奇說了,如果武延秀不來和親,如果太子親征,那就幫助他突厥奪權。李隆基讓範將軍前線督軍,是為了?

“臣以為臨淄王的計策甚好。”他想了一會兒:範將軍為人耿直,是絕不會去幫助阿史那羯奇突厥奪權的。

上皇冷哼了一聲:“阿史那羯奇打算重掌突厥,那還要看看他有沒有那個本事。”她一語道破阿史那的心思,讓李隆基和薛崇簡都是一驚,“不過鴉奴你的建議的確不錯。但是現在兩軍對峙,你們見了阿史那羯奇,怎麼也撇不清關係,為了軍心穩定。來人,將兩位郡王關進修賢院。”

李隆基和薛崇簡料到了有懲罰,卻不知是這般懲罰。修賢院是掖庭宮旁的偏院,裏麵關著的,是廢太子李賢的兒子們。

與皇宮格格不入的簡陋,修賢院的冷暗是薛崇簡和李隆基都沒有想到的。李守義和李守禮見到李隆基和薛崇簡的時候,很是意外。他們被關在這裏這麼久,還是以第一次有人來。

在聽了李隆基和薛崇簡的事情之後,李守義無奈的一笑:“這裏條件艱苦,你們要熬一陣子了。”

他們雖然是姑表兄弟,卻沒有怎麼見過,談不上什麼感情。隻是,現在同一屋簷下,彼此間都是同情。

李隆基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這個時節的修賢院,沒有半點春的氣息。他看了看瘦弱的李守義,心底升起無限悲涼。他的二伯伯,傳聞裏是怎樣一個意氣風發而且風度翩翩的人啊。

“艱苦我們不怕,隻求能夠快點出去。”薛崇簡隨意地坐下,接過守禮給他的茶,喝了一口,卻禁不住一口噴了出來:實在是難喝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