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簡翻著手裏的帖子,偏了偏頭看李隆基:“最近的宴會真多,連狄相也要湊個熱鬧。”狄仁傑雖然已經辭官,人們一直還是習慣叫他狄相。
另一邊的李成器放下手裏的書卷,微微笑:“狄相大概想見見我們而已吧,並不在於結交什麼的。”李成器還是太子的時候,狄仁傑曾經來給他上過一次課,雖然不是作為太子師父,卻讓李成器印象深刻。
薛崇簡隨意的端了茶,喝了:“的確啊,連我弟都沒有收到邀請。”他想起武崇敏沒有收到邀請而失落的樣子,不由得一笑。
李隆基白皙細長的手指敲打著素箋帖子:狄仁傑也請了李重潤他們,因此,狄仁傑的目的,的確不在於結交,他大概隻想看看這些未來的國之棟梁而已。
狄仁傑在洛陽的府邸並不算氣派,而且簡單。並不同於普通別院的曲徑通幽,而是一種空闊和明亮。這正像狄仁傑本人。
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依舊精神矍鑠。見了李隆基三人,正在跟李重潤說話的狄仁傑轉了身,還沒走出幾步,李隆基等都忙行了拜師的禮。狄仁傑一把扶住離他最近的薛崇簡,笑嗬嗬:“見禮什麼的就不必了。我這宴會,既不好玩,也沒有好吃的,你們年輕人,要聽我這個老頭子嘮叨了。”
正好進來的賀蘭旻茹和姚子墨聽見了,也都一笑:“大人沒有的,咱們這可正送來了。”她們身後跟著兩列宮女內侍,手裏都捧著食盒或是托盤。狄仁傑微微一愣:皇帝果然耳聰目明。旋即一笑,一邊謝了,叫管家帶著賀蘭旻茹和姚子墨去了。
對於由李旦還是李顯來當太子,狄仁傑既不覺得是最壞的抉擇,也不認為是最好的選擇。他們兄弟,各自有各自的長處,也有自己致命的弱點。作為君主,都不合格。狄仁傑的目光掃過李成器,李隆基還有李重潤,心底微微歎息:李成器和李隆基,顯然都比李重潤適合。可是,照目前的局勢,李重潤的幾率更大。所以,他們能夠一條心,才是上上之策。
狄仁傑今日宴請之人,皆是他認為才華橫溢且會跟這天下關係匪淺的人:李重潤,李成器,李隆基,薛崇簡,武崇訓,武延寧。還有一個在京師的李重俊,本來也在狄仁傑的考慮之中,隻是他並不在洛陽。
狄仁傑帶著幾個後生在花園散步,他開門見山:“我今日請你們來,跟一般的聚會可不同。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所以,希望能夠聽進去老夫的話。”
李隆基和李成器還有薛崇簡交流了一下目光,他們大概都猜到了狄仁傑會說什麼了。
“你們這麼些年,念很多書,《大學》《尚書》等自然都是爛熟於心的。有些話,今日老夫就倚老賣老,還是要說的。太宗皇帝曾說:‘土城竹馬,童兒樂也;金翠羅紈,婦人樂也;貿遷有無,商賈樂也;高官厚秩,士大夫樂也;戰無前敵,將帥樂也;四海寧一,帝王樂也。’你們出身就跟別人不同,這方天下的安寧,大唐的中興,還是在你們的肩上。因此,千萬不要虛度了光陰。若是普通人荒廢了時間,他耽誤的隻是一個人,或者一家人的幸福。而你們若是虛耗時日,則損失的,是天下人的幸福。”狄仁傑的目光似乎看著花朵,似乎什麼也沒有看。他身邊的這些孩子,總歸還是要越長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