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小胖說:“小胖娃兒,你活脫脫就一個憨包兒,總喜歡說一些不三不四的話,要記住沉默是金。”
我認真地翻看《員工手冊》,確實羅列了不少內容。遲到、早退、代打卡、工作服、廠牌、加薪、用餐管理、獎懲規定,該寫的都寫了。
公布欄又圍了一群人,不清楚發布了什麼內容。管它好事壞事,我也擠進去看看熱鬧。
公布欄張貼了一份通知,內容寫得很清楚:各位同事,從下月一號開始,食堂夥食將作調整,用餐方式一同調整。其一,從原來的三菜一湯改為四菜一湯;其二,從原來每人用一個餐盤用餐,改為八個人一桌。調整夥食後,一個肉類,一個魚類,兩個蔬菜,加上一份熬有骨頭或枸杞大棗之類的湯,以保證夥食的合理性。特此通知。
這則通知一貼出來,對同事們而言,不亞於美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那樣令人振奮。小胖拉著我陪他去看通知,我說早就看了,同事們說的就是真的,白紙黑字都寫在哪兒。小胖以蝸牛的速度一字一字地讀,其中有幾個字還念成了錯別字。比如“餐盤”讀成“餐盆”。我糾正了小胖:“餐盤是一個盤子,比較小。餐盆是一個盆子,像洗臉盆那麼大,能用來裝菜嗎?”
小胖費力的念完通知,高興得很。他說:“我的媽呀,以後總算有好吃的了,隻有餓死的鬼,沒有撐死的人。”
我拍拍小胖的肚子說:“以後跟我們一桌,你要斯文點,你這麼大一個肚子像倉庫,三下五除二,幾下就把桌上的菜搞光了,我們就沒得吃了。”
離下月一號隻有短短五天時間了,同事們都盼著這一天,想吃上一頓夥食改善後的飯菜,體驗一下是什麼滋味。
十月一日,是祖國母親的生日,同樣是這一天,我們迎來了夥食改善的第一天。早上,我們去食堂用早餐,呈現在眼前的不再是延續了幾年的一包包榨菜擺在那兒,取而代之的是多品種的早餐菜品。油炸豆腐、花生米、油炸幹魚片、醃菜、小龍蝦等,每種菜品單獨裝成一盤,任憑挑選,每人一份。
有同事第一次發現早餐變化這麼大,興奮得脫口而出:“我們終於迎來了春天。”
更讓我們驚奇的是,廚房的張老頭李老太從地球上消失了,做飯的換成了新麵孔。
新來的廚師和員工坐在一起,一邊閑聊,一邊問早餐的菜品口味好不好,大家喜歡吃什麼就提出來,便於改進。
有員工對新來的廚師說:“這樣已經很好了。之前老板的三親六戚在廚房工作的時候,從來沒主動問過員工對夥食有什麼看法,反而害怕員工提意見。買菜還要‘吃’一點回扣,夥食怎麼好得起來,這種家族裙帶關係早就該廢除了,不然企業怎麼發展?現在張老頭李老太他們消失了,說明老板早已下了決心的,我們非常歡迎你來為我們做飯。”
十月一日的午餐,在富裕塑料廠的曆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
第一次調整用餐方式,盧課長和幾位線長都去食堂監督去了。同事們陸續進入食堂,打好米飯圍坐在圓桌旁。盧課長和幾位線長主要監督每張飯桌是否都坐了八個人,每桌人數湊不齊是不準動筷子的,有些員工心急,還沒等每桌坐滿八個人就想動筷子,線長立即製止,是不可以的。
湊齊八個人就可以動筷子了。肥肥的回鍋肉,一條大紅燒魚,一盤雞蛋炒西紅柿,一盤冬瓜片,另加一碗骨頭湯,看起來口水都流出來了。小胖開飯前,看見飯桌上跟往日截然不同的菜肴時,口水往肚子裏咽的樣子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的同事盯著小胖笑,小胖毫不掩飾地說:“實話告訴你們,我饞的口水隻能往肚子裏咽,我想你們也一樣。”馬會跑說:“人都湊齊了,兄弟們開火了。”
大家狼吞虎咽起來,一點斯文的樣子想裝都裝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