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蕭瑤歎(1 / 1)

天上的雲彩潔白的像一隻隻白色的綿羊,究竟是誰在放牧它們?

蕭瑤坐在金鑾殿金色的琉璃瓦上,想起很多往事來。

她明明二十多年前就想住進這裏來,她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住進這裏了。

那年,李翰林的那卦果然打的很夠準,她現在果真母儀天下了,她的兒子要成為一國之君了。

蕭瑤想,也許珍兒猜的不錯,天佑太子那年便是為那一卦才選的她吧。

煙兒立在旁邊,默默的把一把明黃色的綢傘打開,遮在蕭瑤的頭頂。

蕭瑤轉過頭去,無言的瞅了煙兒一眼。

煙兒眼裏露出嗔怪的目光道:“娘娘的病哪裏能受得住這麼毒的太陽,娘娘多年夙願終於成真,該好好珍重保養才是。”

金鑾殿殿上鼓樂喧天,明德皇帝正在進行“禪位”大典。

蕭瑤輕聲歎息一聲,喃喃道:“這便是我一直想要的嗎?!”

她的歎息聲化在風中,連西麵吹來的風也變的幽怨起來。

“禪位”的主意本是蕭瑤拿定的,朱承繼和林衝手中已沒了真的玉璽,但是他們還是有一個穿著龍袍的皇帝的。

真正的皇宮玉璽是用傳說中汴和所獻的和氏之璧所雕,當年楚汴和為這和氏之璧斷手斷足,後秦皇命宰相李斯將和氏之璧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世稱為“傳國玉璽”,現在擺在皇帝案上的是一塊裹著黃綾的石頭,知道這禦案上擺的是石頭的人並不多,原來一塊普通的石頭裹了黃綾後,也可以堂而皇之當成玉璽擺上禦案的。

蕭瑤猜度到那控有真玉璽的人,不過是怕假的明德皇帝立出禪位詔書來。

既然寫不成書麵的東西,便由明德皇帝親自來主持這場禪位典禮最好不過了。

周朝既有成王“桐葉封弟”封了叔虞,在史書留下那周公那句“君無戲言”的教誨之言。

那麼今朝用一塊石頭充當玉璽來進行“禪位”也就不算荒唐事了。

曆史上本有許多荒唐是不載進史冊的,尤其是皇家的事跡,蕭瑤想,今朝這“禪位”之事,就算東窗事發,想必也不會載進曆冊。

蕭瑤又想,這皇家的史書有幾分做的了真呢。

前朝的史書上記載著,辛卯年,天佑太子意圖謀反,受腐刑後遁出皇宮,後不知所蹤。

大正皇帝攻進京城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著人將前朝史書毀盡,另著心腹之人重寫前朝史書,並將天佑太子這一段改為:辛卯年,天佑太子被誣為謀反,後自絕於監獄之中。

想起這些事來,蕭瑤不禁輕笑了一聲。

原來勝利者不光要贏得江山,還定要在史書上為自己大書上無比光輝的一筆,殊不知,這不一切過是一場自導自演、自欺自人的把戲罷了。

用文字做脂粉粉飾出來的曆史麵孔,終經不起時間的風消雨蝕。

時間的風雨終將將粉飾的一切鉛華洗盡,還原出曆史醜陋的麵目來。

然而百年之後的事,誰又能從棺材裏爬起來計較,已經閉死的眼睛又怎能重新睜開望見這一切。

金鑾殿上鼓樂暄囂,誰的明黃的龍袍又接替了誰明黃的龍袍,讓這一抹明黃在明堂在延續下去。

這滿朝朱紫已不是昔日的滿朝朱紫,富貴榮華變幻亦如這天下的白雲蒼狗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