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沒有打擾畢師竣,他站在旁邊仔細的打量這台機械。這機械幾乎占據了整個房間,四周僅僅留下一條窄窄的過道供人穿行。設備全部由精鐵打造而成,黝黑的表麵吐了一層油脂,猶如塊巨大的黑晶,泛著點點光芒。在設備頂端有一個一尺見方的平台,平台被打磨的光滑無比。在平台的上方懸掛著一塊巨大的鑄鐵。一塊燒紅的鐵塊被鑄鐵和平台牢牢的夾在中間。
“這是什麼東西?”張林問道。
“鍛壓機。”畢師竣一邊回答,一邊繼續擰那顆螺栓。
“我來吧。”張林站到畢師竣的跟前,拿過扳手。
“向左擰。”畢師竣用沾滿油脂的髒手摸了一把額頭的汗水,一道黑色的痕跡出現在了他的額頭上。
“嘎嘎嘎嘎……”刺耳的聲音響起,機械內部的齒輪緩慢的旋轉起來。平台上方的鑄鐵緩緩的下壓,而那鐵塊在鑄鐵的壓力下被壓成了一塊鐵餅。紅色的裂痕布滿整張鐵餅,耀眼的光芒從裂痕出迸發出來。
“行了。張兄你的力氣可真大啊。”畢師竣眼中閃爍出敬佩的目光。
“你弄這個東西做什麼?”張林好奇的問道。
“這個是鍛壓機。可以把鐵塊加工成鐵餅。用著機器加工的鐵餅,成色比工匠手工敲出的要好的多。用它製造的刀具堅固耐用有韌性。性能比扶桑人使用的刀具還要好。而且速度很快。最起碼能頂上十個工匠。”
張林知道扶桑人的刀具源自唐朝的唐刀。傳到扶桑後經過改良,質量又有所提升。而唐刀的工藝由於蒙古人的入侵卻在華夏這裏失傳了。所以明朝製造的刀具水平反而落後於扶桑。
“沒想到你畢家不但會造火槍,對機械還這麼在行。”張林想起高中曆史曾講過明朝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不是滿族的入侵,或許我華夏國就率先進入工業文明了。
“老大,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畢師竣見張林望著機器不說話,心裏忐忑不安。原先他的伯父把這個東西發明出來的時候,曾上報朝廷。結果被崇禎皇帝認為是蠱惑他不務正業的玩具,一頓臭罵後,伯父被革職回鄉。
“哦。我上次看到你的桌子上有張名為‘騰雲機’的機械。這機械造出來沒有,還在不在了?”張林問道。
“在。張兄要這個做什麼?”畢師竣問道。
“我自然有我的用處。你帶我去看看。”張林說道。
畢師竣帶著張林來到後院一間足有二十米長寬的大屋裏。張林看到屋裏堆滿了各種機械設備。這些設備大多有精鐵打造,表麵為了防止生鏽都塗有厚厚的油脂。一個個如同鋼鐵怪獸一半橫躺在地上。
“這是鑽孔機,這是打磨機,這是切割機……”畢師竣對躺在地上的’怪獸’一個個做著介紹。
張林對機械不是太懂,但他知道這些東西遲早能派上用場。比如製造火銃的槍管,如果加膛線的話,就能夠提升火銃的準度和精度。這些都需要現代工業技術的支撐。
畢師竣把張林帶到一對箱子邊上,“這些箱子裏裝的就是騰雲機。我的伯父曾說過,這些機械裏麵最重要的就是這‘騰雲機’。讓我好生保管。當初如果不是伯父堅持要我先帶這些笨重的東西逃跑,伯父一家人也不會因為來不及撤離,全部被滿族人殺害。這些東西已經躺在這裏三年了。如果不是張兄買下這個院子,這些東西都會被那個錢老板當廢鐵賣掉抵我欠他的房租。我是個沒有用的廢人。對不起我的伯父啊!”畢師竣的眼眶通紅,淚水從眼角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