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中秋晚上,飯桌上老何曾對我說,你現在回到大學了,如果學校放好電影別忘了我們啊。
1992年還沒有網絡,沒有盜版DVD碟片。那時校園裏經常放一些外麵看不到的“內部電影”,故老何會有此言。不久學校果真搞了個“世界經典影片回顧展”,共有二三十部影片,排隊購票的隊伍排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我想起老何的話,便也加入了購票人群,排了一上午隊,買了三套票。
然後就給老何和T打電話,說給他倆每人買了一套票,請到N大來看電影。
第一場電影,老何和T都來了。第二場電影,老何說那晚要值班,不能來。第三場老何沒來,第四場也沒來……從第二場以後他再也沒來看過電影,不是要值班,就是有應酬,或者家裏有事……到後麵也無需特地打招呼了。
就這樣,在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和T一起看了二十多場電影。電影在晚上六點半開映,散場通常都不到八點半,時間還早,我們總是到校園門口的小賣部喝瓶酸奶或者吃點什麼,有時候一起到大街上散步。
吃東西與散步之間,漫無邊際地閑聊。
“小時候,我爸爸單位每年都要做一次年糕。年糕蒸好以後,晾曬在籃球場上,剛開始還是軟的,我就繞著操場跑,這邊咬一口,那邊咬一口……”
——我笑起來,想象那幅場景,調皮的小男孩,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夏天,我媽單位每天發兩根棒冰當高溫福利。我媽省下來不吃,用搪瓷缸裝著帶回來給我和我哥吃。她還會從廠裏的圖書室借連環畫回來,每天換一本。那時候我在家,最盼望的就是我媽回來,帶來棒冰和連環畫……”
——腦海中就出現了一個小男孩,坐在家門口,眼巴巴盼著媽媽下班,一根白冰棒與一本小人書足以構造出一個孩子的天堂。
這孩子慢慢長大了。高一那年,他愛上了顧城。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讀高一的時候,學校組織春遊。春遊途中路過一個暗綠色小郵局,他躥進去買了一張《文藝報》。
那天的《文藝報》,登了一大版顧城的詩。1983年的十六歲少年,一邊走路一邊讀報。他越走越慢越走越慢,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的詩歌,世界上生存著這樣的靈魂。世界不是一片晦暗,它富有色彩;塵世不是一片混沌的喧囂,還有樂音響起。他蒙蒙矓矓感受到了一種召喚,那是獨立與自由的召喚。
他就這樣迷失在這張報紙中,迷失在詩歌中,步伐逐漸脫離大部隊。後來,他就徑自走掉了。一次沒有完成的春遊,但完成了一場啟蒙。
高三,文理分班,他毫不猶豫選了文科班,因為“我早就注意到,理科班每天天黑了都還沒下課,文科班三點半就放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