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3)(2 / 2)

因餘家諸人皆為基督教徒,故婚禮先於教堂舉行。這日,上海各大媒體俱關注此事,各路記者雲集衛理公會教堂。婚禮由牧師江長川主持,餘鴻鈞致謝道:“想當年,江牧師拒絕為蔣主席主持婚禮,今卻為小女辛勞,如此抬愛,餘某不勝感激。”江長川道:“蔣某人乃國之大賊,為其主持婚禮,怕會玷汙我之名節;昌儒乃國之英豪,為其主持婚禮,乃江某之榮幸。”

時宋慶齡、何香凝、杜月笙、張靜江等上海名流俱至;軍中人士,與家昌相善者,或親至祝賀,或送花籃。忽司儀高呼:“蔣夫人到!”眾皆起立,回首注目。隻見宋美齡帶了數名從人,款款而至。餘謝兩家急上前迎接。宋美齡善言撫慰,並致祝賀。宋美齡道:“昌儒,校長本欲親來參加婚禮,怎奈軍務纏身,現時不在南京,故托我來恭賀兩位新人:相親相愛,白頭偕老。”說罷令人抬上花籃。又執楚聲之手道:“蔣先生與昌儒師生情誼深重,蔣先生視之若子,常言:昌儒乃忠義之人,雖古之義士所不及。今昌儒新婚大喜,我願作男家,送新媳婦小小禮物。”說罷替楚聲帶上一隻玉鐲。謝德聲夫婦感激涕零,致謝不迭。餘鴻鈞滿臉生輝,敬請蔣夫人於前排就坐。

婚禮開始。江長川道:“我秉承上帝之意,為兩位新人主持婚禮,請新郎為新娘戴婚戒,並於我主麵前宣誓。”謝家昌替楚聲帶上婚戒,並宣誓道:“我謝家昌情願遵從上帝的意旨,娶你餘楚聲為妻。從今以後,無論安樂患難康健疾病,一切與你相共,我必盡心竭力的愛敬你、保護你,終身不渝。上帝實臨鑒之,這是我誠誠實實的應許你的,如今特將此戒指授予你,以堅此盟。”之後,餘楚聲宣讀誓詞道:“我餘楚聲情願遵守上帝的意旨,嫁你謝家昌,從你為夫。從今以後,無論安樂患難康健疾病,一切與你相共,我必盡心竭力愛敬你、保護你,終身不渝。上帝實臨鑒之。這是誠誠實實應許你的。如今特將此戒指授予你,以堅此盟。”儀式完畢,眾人皆擁著兩位新人至餘府。

至夜,餘府張燈結彩,大擺筵席。時宋美齡已告辭回京,餘者皆至餘府參加婚筵。席間,家昌夫婦逐桌敬酒。至宋慶齡前。宋慶齡道:“古語有言:‘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位良姻乃上天所賜,望二位從今往後相親相愛,白頭偕老。”楚聲致謝道:“謝宋夫人金言相送,往日楚聲低落時,若非夫人寬慰,楚聲無有今日之喜。”何香凝笑道:“如此金童玉女,天作之合,令諸人欽羨!”忽阿桂蹦至眼前,舉杯道:“哥哥,今天是哥大喜之日,亦是眾弟兄最歡欣之日。以後哥從商,弟則殷勤相隨;哥若從軍,弟則以命相隨。”其時何武亦至跟前,滿臉通紅,舉杯道:“哥哥,你不夠義氣,打倭賊,成民族英雄,你不叫上弟兄們。成不了民族英雄,我等始終是樂昌街頭的混混。我現在已有三個兒子了,可以死在戰場上了!”二人一唱一和,言辭粗鄙。謝德聲見何武在宋夫人麵前顯露市井粗態,欲上前勸走。謝家昌道:“這些都是家昌的結拜弟兄,曾參加北伐戰爭,個個都是身手不凡的豪傑。”宋夫人聽了,起身舉杯道:“我敬昌儒各結義弟兄,你等皆是北伐英雄,有功於國。”眾人皆舉杯,慨然道:“夫人如此恩待我等,他日倭賊若再侵我,我等將誓死以報!”謝家昌乘著酒興,道:“兄弟們且放心,他日殺倭奴,我定會帶上弟兄們。”眾弟兄聽了,哪裏顧及禮節,一起呼叫豪飲,一醉方休。其餘賓客,或早早避席而走;或立於一旁笑看熱鬧。

翌日,忽傳張學良與楊虎城反叛,拘押蔣中正及隨行之陳誠、邵力子、蔣鼎文、衛立煌、朱紹良等人。一時間舉國囂然,譴責張、楊二人之聲不絕。謝家昌聞此凶信,急與楚聲拜訪宋美齡。時國府逢此緊急之事,無暇接待家昌夫婦。謝家昌訪而不得,心中掛憂不下。後經多方斡旋,蔣中正方得安然。謝家昌在野之人,不便前往晉見,與楚聲論及張某,嗟歎道:“此花花大少耽誤國事,使共黨絕處逢生,若共黨最終得勢,張某人必成千古罪人。”楚聲道:“紅軍萬裏奔逃,倉皇若雨中丐,困於西北一隅,缺衣少食,今得益於張某,如罪犯出牢籠。蔣委員長恩待張某,換帖結拜,所得結果,若東郭先生故事。”家昌攬楚聲入懷,道:“小民且自樂樂,勿憂軍國大事。”楚聲嬉笑道:“今為人婦,且記家事。”家昌聽罷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