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2 / 2)

忽報瀨穀支隊七千餘人進至滕縣北郊。孫震察看滕縣地形:東臨山亭,南接臨城,西瀕微山湖,唯北麵易攻難守。孫震將本部主力置於滕縣以北,令其愛將122師中將師長王銘章為41軍前敵總指揮。孫震囑道:“臨出川前,楊森主席曾告誡我等:我等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的抗日戰爭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這是我等軍人應盡的天職,我等川軍決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為國爭光。願將軍將此語銘記於心。”王銘章慨然道:“孫長官但請放心,我等既為軍人,犧牲原為天職。現在隻有犧牲一切完成任務。雖不剩一兵一卒,亦無怨尤。不如此,則無以對國家。更不足以恕二十年川軍內戰之罪行。”孫震讚許,令其速行。

瀨穀支隊驟然攻擊國軍。王銘章率部奮力反擊。倭軍難以得逞,便晝夜不停炮擊城垣。川軍從未經曆如此戰況,慌亂不堪。城外陣地漸次被陷,眾軍退至城中,據城垣固守。

李宗仁得知滕縣危急,急令王銘章死守城垣,又令20集團軍湯恩伯部外圍迂回,擬將倭軍殲於滕縣以北。湯恩伯不以為意,按兵不動。李宗仁知湯恩伯桀驁,便電請蔣中正出麵。湯恩伯回電,言:本軍團東與昄本旅團作戰,西與瀨穀旅團作戰,腹背受敵兩麵作戰,死傷近萬,本部擬全力攻擊津浦線北段日軍,避免分割零碎使用。李宗仁無可奈何,唯詐稱湯援軍即到。孫震信以為真,嚴令王銘章死守。時川軍全聚孤城之中,遙望四野,盡是倭軍。湯恩伯部少許軍馬進至南沙河及官橋一帶,離滕縣十幾公裏。前鋒將佐見倭軍勢大,未敢援一兵一卒,乃作壁上觀。

倭軍全力攻擊城垣,東南角城牆塌陷數處。王銘章死戰不退,令軍死堵缺口。倭軍突入城中,與國軍巷戰。倭軍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從東關、南城牆、西門突入城中。王銘章率殘部死守西關車站。忽王銘章中彈,趔趄倒地。眾皆救護。王銘章痛苦異常,含淚道:“川中子弟此戰已為川中父老爭臉。去歲出川抗戰時,弟兄們每人兩件單衣、一雙草鞋。步行一千多公裏,沿川陝公路開赴抗日前線。今又輾轉至此,滕縣乃我等歸宿之處!”又電報孫震雲:“獨立山方麵本日無友軍槍聲,想係被敵阻止,目前敵用野炮飛機,從晨至午不斷猛轟,城牆缺口數處,敵步兵屢登城屢被擊退,職意委座成仁之訓,開封麵諭嘉慰之詞,決以死拚,以報國家,以報知遇。謹呈王銘章叩!”時王銘章傷勢愈重,屬下灌之以白藥,王銘章血流如注,不能下咽。眾軍圍著痛哭。王銘章道:“你們去吧,繼續與敵拚命,不要管我,我死在這裏很痛快!中華民族萬歲!”遂身亡。騰縣縣長周同聞王銘章殉國,悲痛道:“抗戰以來,隻有殉土的將領,沒有殉職的地方官,我要做第一個為國犧牲的地方官。”言訖墜城自盡。城中三百餘重傷兵,為不落入敵手,互以手榴彈自炸,皆亡。二百餘突出重圍。王銘章部傷亡五千餘人;第45軍,陳離以下,死傷五千餘人。界河、龍山、南北沙河等處,盡是死屍。滕縣幾成白地。倭軍死傷兩千餘人。孫震聽聞王銘章陣亡,不勝淒傷,麵西大哭:“川中父老,之鍾死矣!”蔣中正聞知其情,傷感道:“之鍾乃忠烈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