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1)(2 / 3)

軍既靡靡,民亦惶惶。昔年倭人攻占南京時,凶戾肆虐,奸人妻女,殺人如麻。今聞共黨乃共產共妻之徒,人人皆憚懼不安,家中有女初長成的,或將女兒藏到鄉下;或白日躲在家中,特意將臉塗黑扮醜;已許配人家的,連夜送女,倉促結婚。更有甚者,媒婆一言即合,次日即匆匆嫁人。一時間,《中央日報》上盡是訂婚、結婚啟事。各種流言,沸沸揚揚,百姓惶遽,不知所從。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中,謝家昌致電楚聲,言國共談判受阻,戰事一觸即發,請楚聲攜家速至廣州。楚聲知勢甚迫,心慌意亂,未及辭職,匆匆收拾行裝,欲次日飛往廣州。夜間,忽覺悶雷不絕,楚聲大驚失色,遙望北方,但見火光連綿,天雲為之染紅。元梅從夢中驚醒,抱緊楚聲大哭。街頭巷尾,市民驚呼不絕,皆奪門而逃。楚聲叫苦不迭,自責為何不早離開南京。天色微明,一長袍老者從巷中逃出。旁人笑問何往。老者顫聲道:“百萬共軍,填江而南,勢如風暴,橫掃江南也!”俄而,街頭人聲愈密。

大軍壓境,舉城震駭。南京物品,一夜盡賤。沿街商鋪俱關門閉戶,以防兵痞趁亂劫掠。漢中路與中央路等處,饑民破門而入,將糧米搶掠一空。凡欲逃離者,皆賤賣物資:大米一石,僅賣袁頭二枚;綠牡丹麵粉,僅賣一元一袋。其餘物品,如香煙、棉紗、棉布之類,則無人問津。富人因憂道上遭劫,遂將黃金珠寶埋於地下。隨身隻帶少量盤纏,奪門而逃。地痞趁機作亂,白日入室劫財。

時炮聲愈響,門窗顫動。市民皆慌亂,不知所往。忽傳共軍寇略江浦縣城,山呼海嘯而至,所過虜略殆盡。楚聲欲往武漢,人皆道:“共匪跨江千裏,席卷江南,道路斷絕,上海洋人聚集,共匪必不敢動,惟逃上海,可保無虞。”慌亂之間,楚聲未及細想,就隨人流往火車站。時街頭人流,勢若洪水,人群擁擠,互相蹈藉。因百姓嚐遭倭賊之虐,皆慮共軍如倭人之暴。背馱包裹而逃者,填街塞巷,雜物一地。阿岫抱著元梅,被人擠得晃晃蕩蕩。元梅嘶聲大哭。阿岫罵道:“若是早走時,哪有今日狼狽,戀著那記者位置,戀著你那深宮大院,害了自己,又害家人。”楚聲甚是悲慚,並不回言。

時公職人員與軍隊皆倉皇逃命,與百姓爭乘火車。楚聲抵達車站,但見人潮洶湧,互相攀搶。車廂頂上亦坐滿人,列車開動時,仍有人冒死攀車。車頂上無處護身,不斷有人掉下,摔在道上,腦漿迸裂,狀甚淒慘。楚聲令崇和在前,轉道往京杭公路逃跑。崇和租了一輛馬車,一家人沿京杭大道逃命。京杭大道亦擁擠不堪,俱是機關、學校及社會團體人員,如若驚弓之鳥。忽前方人群驚呼,言共軍側翼迂回,已將公路截斷。十數萬難民擠在路上,進又不得,退又不能。數萬敗軍從後湧來,催促難民讓道。忽見前方已為共軍所據,遂驚恐複回。各部敗軍互相衝撞,竟開槍互射,死傷一地。難民皆哭罵:“這種軍隊,義不及地痞,勇不如山賊,如何能保護百姓?”

楚聲見勢不妙,急道:“追兵在後,在此遷延,甚是險惡,不若走小道。”崇和亦以為然,背起元梅,奔走在前。深入鄉間,遠離塵囂,四野寂靜,恐慌頓息。近晚,楚聲等又靠近京杭道而行。忽見村中驚惶呼喊,村民皆趁夜色躲進菜地。楚聲頓覺不妙,亦帶家人躲進菜地。忽見前方一隊人馬疾馳而來,有人驚呼:“共產黨來了!”村民皆驚懼,跪地哀求道:“老總饒命!先生饒命!”一官佐道:“諸位鄉親,勿要驚慌,我們是解放軍,是窮人的軍隊。”楚聲隨著村民起身,恭立於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