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回撤,從後麵殺出去!”
李逸命令一下,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好容易衝出了山穀,現在又要殺回去。不過出於對李逸的信任,還是照辦,沒有人發出異議。
可是,馨妃卻不再這些人之中。當下怒聲問道:“李逸,你要幹什麼?好容易衝出了敵人的埋伏,現在又回去,要大家去送死嗎?”
事實上,不止是馨妃不懂,就是許虎章程等人也不明白。隻不過,他們沒有問出來而已。李逸自然看出了這點,當下解釋道:“敵人在前麵已經做好了迎戰準備,而且專門克製我們的騎兵的衝鋒。若是從正麵突破的話,就算成功突圍,我軍也必然有巨大傷亡。
從對方種種跡象來看,前麵才是他們的主力。身後小穀中的,隻是他們小股人馬,目的不過是要逼我們衝出山穀,從正麵突擊。
而經過先前一番戰後後,小穀中的敵人手中的箭矢出現了大量的消耗。而滾石擂木不過是他們倉促中找來的以前剩下的路沿石,和就地伐倒的樹木,數量更是不可能太多,想要補充,這麼短的時間也不可能。
因此他們人數少,手中武器不足。再加上我們衝出山穀後,他們便成功達到了預定目標。必然會出現短暫的鬆懈。否則,為何到現在了,他們還沒有追來?因此,眼下我們重新回到山穀,沿原路殺回,遠比從正麵突擊要好得多。
從另一方麵來說,我們就算能花更小的代價從正麵突擊,到了郯城。他們恐怕也不會再硬碰硬,而是繞道郯城,直接奔襲京都。那樣一來,我們又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的份。現在他們在我國已經完全暴露,已經失去了奇兵的優勢。後方早做好了迎擊他們的準備,我們隻需在後麵截斷他們的退路,他們就成了一支孤軍。到時候,自然不攻自破。”
這番分析合情合理,許虎章程等人固然是沒有異議。就是馨妃也是一臉訕訕,不得不認為李逸說的有道理。當下,再也不遲疑,又重新向小穀中奔去。
當發現楚軍重新折回小穀時,前麵的錦繡軍中出現了一陣騷亂,隨後便紛紛上馬,追擊楚軍。對方的這些反應,更說明了李逸猜測的正確。當下,更是堅定了重回小穀的決心。
就在楚軍達到穀口時,李逸當先而行,便發現穀口正有錦繡軍在鬼鬼祟祟窺探。同時,更在穀口挖掘壕溝。顯然是為了防止楚軍在前麵遇到不利後,又重新折回。不過他們的工事才剛剛開始,現在根本就阻不住楚軍。
當發現楚軍這麼快就回來了後,錦繡軍發一聲喊,匆忙結陣以待。可惜,發現他們意圖的李逸,自然不會給他們機會。帶領手下,大喊一聲,便衝殺過去。
果然如李逸所料,這些埋伏在小穀中的蜀軍,箭矢消耗殆盡。此刻,麵對李逸的騎兵,已經沒有了弩弓遠程武器打擊的優勢,隻有結陣抵抗。可是,騎兵本就是步兵的克星,又怎麼抵抗得了?更何況,現在對方的騎兵人數,還遠在自己之上。
一波稀稀落落的箭雨,對於正高速衝鋒的楚軍來說,根本就形成不了威脅。眼看著楚軍越來越近,奔馳中的戰馬,沉重的呼吸已經清晰可聞。馬上的騎士麵目猙獰,神情凶狠酷厲。錦繡軍雖然是蜀國數一數二的精銳之師,可是正麵對上了占據優勢的騎兵,他們根本不可能有一絲的取勝的機會。
就在雙方即將接觸的一刻,錦繡軍終於抵受不住楚軍的凜冽氣勢,長官一聲令下,終於不戰而潰。紛紛拔足,向穀內或是兩旁的坡地上潰散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