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卷139 小義,大義(1 / 2)

這卻讓蔣公炎為難,他說對,不行,說錯,也不行,古雲禍從口出,他左右思量,隻能道:“對與錯,不是公炎一個人說了算,但既然已經做出決斷,不能回頭,就隻能期望是對的選擇,也許是對是錯,都不是我們有生之年,能夠見到的…”

“你說的是啊…”武光君閉目沉思,隨後方道:“可惜…這是我能想出的,犧牲最少的辦法了,太子心屬仙家,一心能去得蜀山雲言宗,可…”武光君握拳恨道:“蜀山,已經沒了啊!”

“…”這個消息,也是前些日子傳來的,蔣公炎等一幹文武都親耳所聞。

當時朝野上下極度震驚,誰人不明白?蜀漢沒了蜀山的支持,其嚴重程度,相當於一個人被斷去了一手一腳,如何能夠自立為生?

即便武光君下死令,不得將這個消息泄露出去半個字,但紙包不住火,這世上更沒有不透風的牆,成都之內,已經漸漸有傳聞秘密散開,雖未流到外地,但這個勢頭,絕對是不妙!

“蜀山既亡,那高藏的羅音寺,一直脫離凡塵紛亂之外,定不會襄助我蜀國,數月前,二皇子之前又剛剛打了大敗仗,內憂外患,已經到了上下相疑之秋…”

“這種時候,越兒還要回來爭奪皇位,必將更添憂患,屆時亂上加亂,興許整個蜀國,都將因此而為之崩潰!”

“朕絕不能讓這種慘劇,發生在蜀國!!”他語氣陡然喝起,無意識之間,又換回了“朕”的自稱。

“陛下...”蔣公炎見他如此,更無言以對。

“公炎…你可曾想過,大義,與小義的分論?”武光君哀笑著問。

“…”蔣公炎沒有說話,他知道,現在不需要自己任何回答,因為武光君心中,自有自的答案。

“在我看來,誅子保國,就是為大義,舍棄小義…”

“父子血親是義,但與國家存亡,黎民戰亂生死相比,在朕看來,又是如此渺小…為了國家大義,朕不得不斬斷小義枷鎖…否則,國家動蕩,戰亂紛紛,隻會使更多的百姓,更多的父親,失去自己的兒子…”

“難道不是這樣嗎?公炎?”

“……凡事有利有弊,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或許這個,就是決定大義與小義的關鍵吧…”

“利嗎…可是公炎啊…對朕自己一個人來說,朕殺了兒子,難道會有什麼利嗎?朕不殺兒子,又會有什麼害嗎?”

“朕隻是想保住蜀國安危,黎民不受動亂之苦,這些利,可不是朕自己的利…”

“陛下…”蔣公炎想要諫言什麼,可方要開口,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說什麼。

“玉兒、越兒、尚兒,他們都是我一天天看著長大的孩兒,殺死誰,我都於心不忍,但事到如今,已經別無他法,如果不殺越兒,就要殺死另外兩個,與其如此,不如隻殺一個的好…”

“可陛下…”蔣公炎道:“即使…送走了二皇子,太子與三皇子之間,難道不會發生奪嫡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