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彌勒佛殿,正是也是以諸佛命名的殿宇中,最是不凡的。
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摩訶薩,是東方神龍大陸之中,大乘佛教的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釋尊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世尊,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佛以超世間的忍辱大行於世,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無論天南海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中,總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顏開、手攜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薩,又雲他的笑,乃是“笑世間可笑之人。”
大殿的門楣上,掛有“佛日重旭”匾額,殿內正中為彌勒佛坐像。殿名由主供彌勒而得。該像泥塑鍍金,高近五米,具濃厚的犍陀羅藝術遺風,彌勒聖佛盤膝而坐,體態莊重自然,表情慈祥而莊重,充滿神韻。
背光光圈宏大,鍍金箔,光焰遠射,表現了佛法宏揚,並寓意五穀豐登、夜不閉戶、道不拾遺以及光明燦爛的太平盛景。
古殿氣宇軒昂,巍峨壯觀,十五根藏式八欏柱承飛簷,起鬥拱,精雕細刻,著彩飾花,粉金繡文,形成回廊殿,間豎嘛呢經輪八對,隨信徒轉動,吱吱作響。
彌勒佛殿,除了眾所周知的彌勒佛像外,四壁皆為曆代名人所題詩詞,相傳“八仙”之一的鍾離權,當年拜訪該寺住持、有道高僧萬安長老時,就曾留下草書題壁詩。
其詩雲:“得道高僧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莫厭追歡笑語頻,尋思離亂好傷神,閑來屈指從頭數,見得清平有幾人。”
“八仙過海”是神龍大陸古代的神話傳說,“八仙”之一的鍾離權是否到過邢台,已無從考證,但上述題壁詩確曾題在羅音寺的牆壁上,還有人將其刻在石碑上,使羅音寺聲名大噪。究其詩意,憂傷離亂,想必是後人托鍾離權之名而作,未來佛也稱彌勒佛,藏語謂“強巴”。
待大長老與關夢及玄素趕至殿門前,也不禁喟然一歎,雖說東皇太一見過的殿宇瓊樓數不勝數,可人間,依舊有人間獨特的美感。
三人正欲踏進殿門,忽聞一聲脆啼鳴叫,隨著晨光高升,自東邊而來,三人目視東方,見一綠光青鸞,口中似銜著一封信,乘風翔近,不時拍動雲翅,身後不遠處,似是三名雲言宗裝扮的弟子。
“是他們到了。”大長老看了第一眼,就知道來者是誰了,關夢也沒有驚奇之色,她從父親那,聽說了昨晚天斬在蜀山遺跡的事情。
“停下!”唯有玄素長老神色謹慎,伸掌示意,經過昨晚一事,全寺上下,都萬分警惕,稍有風吹草動,都要調查個清清楚楚才行。
青鸞不愧是仙界的靈符所化,似有人性,能懂得玄素之意,仰身呼嘯,落於一近處山岩之上,收回羽翼,向三人盡力啼叫,將口中的信封展現給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