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歌聲是那樣的清潤甘甜,像一股泉水中叮咚叮咚流淌滋潤在你的心田,讓人隻覺得天下再無能出其右者,因為桓伊的奏唱,早已非人聲的境界,而是自然的仙靈在施舍自己的玉音,令聞者身心開闊,比之身處陽光下還要心神愉悅。
此外,那一陣悠揚的琴聲夾雜著徐徐清風輕輕送入諸人的耳朵,那美妙的琴聲似乎很遠,遙不可用,又似乎很親近,繚繞耳際,曲調悠然自得,表現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與桓伊的奏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實屬妙到了極點!
此刻第一段唱畢,伴著歡快愉悅而又出塵的嫋嫋琴音,桓伊複吟唱第二段道:
“否泰難期,山林湖海,漁樵活計,爾與我兩相依。惟有此山林湖海,漁樵活計,爾與我兩相依,須富貴何為。漁兮,樵兮,一邱一壑,朝斯暮斯。樵采薪於山之顛,漁垂釣於水之濱。樵所誌兮常在樵,漁所誌兮常在漁。漁樵相遇兩相問曰,漁之樂,其樂何如。樵之樂,其樂又何如,我今執柯以伐柯,雲龍風虎,終有會期,雲龍風虎,終有會期,名不管也,利無關也,隱吾誌也,獨樂吾天也,渾寵辱無驚。縱誌在滄濱,朝遊彭蠡,暮聽浙潮聲。時看夾岸桃花片,似過武陵津。”
塵緣中琴聲,雲夢白霧波澄.正令人神怡心曠,耳邊一陣微風忽起伏.悠悠揚揚,一種情韻卻令人回腸蕩氣.雖琴聲如訴,所有最靜好的時光,最燦爛的風霜,而或最初的模樣,都緩緩流淌起來.而琴聲如訴,是在過盡千帆之後,看歲月把心跡澄清,是在身隔滄海之時,沉澱所有的波瀾壯闊.在懂得之後,每一個音符下,都埋藏一顆平靜而柔韌的心靈,聽起來或纏綿歡歡,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馬搖鈴。它的餘音長短適中,最富於表現莊重古樸的抒情樂曲。那箏音有如橋下潺潺的流水,孤鴻飛過時的幾聲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歎息;有如看薛濤的浣花小箋,看一朵淡淡的蘭花,靜靜的開放在遙遠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樹紫丁香的繽紛。
二段既畢,第三段則承前接後。
“試看那山水,樂趣何多,雲嶺與那煙波。絲綸斤斧作生涯,世事休管蹉跎。漁樵之樂,其樂又如何,指山水相與笑嗬嗬,歎人生功名富貴,朝成夕敗,有命自天。總不如,總不如安份忘機,無榮無辱,樂趣在雲巔與那煙波。相逢箕踞,相逢箕踞,拍掌浩歌,浩浩歌。江山風月,這便是我安樂窩,一竿一釣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遊。得魚貫柳而歸,樂觥籌,科頭箕距長鬆下,日影移,煙霞為侶。無塵也,無塵也,千忉岡當振衣。彩藥時嗬,卻被煙阻雲迷,逢著仙人,倚斧看碁。羨樵夫,偃仰也,人間甲子誰知,羨樵夫,忘機也,山中猿鶴相依。”
亮麗的琴聲徐徐高起,漸漸如潮水般四溢開去,充盈著雲夢澤內的每一處空間,繞梁琴聲之中,仿佛有一個白衣女子在隨風而舞,舞姿優雅高貴,拖著綺麗的舞裙,一躍而起,向後一揚,長長的水袖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度,迷醉了眼,也迷醉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