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大夏乾元5年,即公元289年,地點:長安城內城皇宮內。一夜的鵝毛大雪,讓整個皇宮都披上了厚厚的銀裝,一大早,宮女太監們便忙碌著掃雪清路。這活可不好幹,精力旺盛的皇子、公主們興奮地在雪地上跑來跑去,扔雪球,堆雪人,有的皇子過於頑皮,不停地飛腳踹路邊的鬆樹、柏樹。宮人們一個不小心,雪花就會飄入脖領內;一個躲閃不及,就會有大團的雪球飛臨身上。這都不算什麼,但地上被皇子公主們踩得跟冰鏡一般,卻是實實在在大大加重了他們的工作量。
外麵世界的喧鬧更襯顯得偏閣暖室的安靜,諸葛裏披一件銀狐毛裘,懷抱著小暖壺,平靜無波的望著外麵的熱鬧,侍女們有的忙著研墨,有的在照看著藥壺。諸葛裏瞧了一會,歎口氣,回到書桌前,拿起毛筆,歪頭想了想,緩緩提筆繼續寫下:
“震古爍今的一代帝皇諸葛瞻,帶著遺憾和安慰,不舍和期待,靜靜的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諸葛瞻是那麼的安詳,不時流露出童真般的笑容。或許,那一邊的世界,才是他長久以來所一直向往的吧,那裏有他尊敬的父親諸葛亮,有黃承彥、祖淵、褚仁、許蒙等愛他疼他的長輩,有他一生鍾情的紅顏知己銀雪,有他父子兩代宿敵司馬懿。而這邊有什麼還值得他留戀不舍呢?百姓的愛戴?士人的膜拜?小輩的請安?萬國的賓服?
不,這些諸葛瞻都不在乎,他最想要的是心靈的契合,知己的溝通,但隨著身邊一個個知己好友的逝世,這已越來越成了一種奢求。孤家、寡人之稱呼,對諸葛瞻來說確是名副其實。作為大夏王朝的締造者,朝廷典製的首創者,諸葛瞻本可以頤養天年,與各位王爺遊戲天下。隻要他在,大夏的天下就不會亂,百姓就有依靠。這一點群臣明白,百姓知道,就是諸葛瞻自己,也很清楚。可是,他仍然選擇了晝夜操勞,批閱奏折,處理家事,似一盞油燈,慢慢熬得油盡燈枯。或許他所要的,就是早點去那邊,去見他的所愛,去見他那些值得尊敬的長輩和宿敵。
但是不管諸葛瞻如何作想,他畢竟是為世人留下了一個真正的盛世,留下了一套至少確保大夏天下百年太平的規典。在以後的曆史上,諸葛瞻畢竟要作為一代聖皇,比肩商湯周武,甚至超而越之。”
諸葛裏艱難的寫完,擱了筆,卻想了想,又提起筆,在末端加上“不孝女裏手書
乾元5年辛醜月丁亥日”
然後慢慢合上書,纖細的手指撫摸著書麵上的燙金大字:“諸葛世家”,緩緩抬起頭,已然淚流滿麵,吃力的起身,向西遙祝:“父皇!您看見了嗎?您聽見了嗎?您多年的心願,裏,幫您完成了!”未說完已聲淚俱下,突然口吐鮮血,昏倒在地。駭得屋裏的侍女急救的急救,叫太醫的叫太醫,一片忙亂。
這時,輕柔一陣風,將桌麵上端放著的大部頭《諸葛世家》嘩啦啦翻著,豁然停留在“驚逝”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