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循第二天就去隆中接了婉貞回家,自此婉貞就待在黃府養胎待產,全家人自然都是圍著婉貞母子轉。
這些且不提,單說這黃先,從小就淘氣,長大了更是與一幫狐朋狗友整天在外瘋。雖說掌管著家裏的茶葉生意,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店裏的夥計、掌櫃都是熟手,黃先也隻不過是過問過問賬本,再就是每年跟隨采茶隊往西川等地走一趟,其他事情全不用黃先動手。
這些日子家裏隻顧著婉貞,可解放了黃先,越發的沒了章法。向氏雖然心中不滿,可娘家裏自個的哥哥就是他的狗友之一,自己回娘家告狀,哥哥就旁邊連聲打包票,說有哥哥看著,有什麼不放心的話。黃府這邊,隻要不是太出格,老爺子一般是睜隻眼閉隻眼的不管,老婦人更是溺愛少子。何況現在老爺老婦人眼裏隻有閨女,哪還顧上管教黃先。
不止是向氏,就是襄陽城的那些縣尉、亭長,說起黃先幾個,都是直把頭搖。奈何不了他們,隻有任他們胡鬧。
要說黃先這幫朋友,可真是大有來頭,個個背景不凡:馬謖、習宏、向充、蔡和、龐林、林書等,無一例外全是荊州十姓子弟。不務正業、不愁錢花、各家裏的少子少孫,就是這些人的招牌。
這些精力旺盛的紈絝子弟湊在一塊,打架鬥毆、調戲婦女、喝酒撒潑、玩雞鬥狗,沒個節製。這樣的小惡不斷,大惡不犯,各縣縣尉也拿他們沒法,誰讓他們後台硬呢,惹不起。
襄陽城內,人人見了這幾位,頭都得有兩個大。
好在這幾個雖可惡,卻花錢大手,從不計較價高價低,隻看當時心意。所謂一好遮百醜,老百姓對他們的胡作非為,一般都是忍了。大姑娘、小媳婦的,遠遠見了他們也都趕緊避開了事。
其實,這幾個,有錢有勢不假,可家教嚴厲那也是有名的。胡鬧的過了分,可不是一頓竹筍炒肉就能過關的。所以,這哥幾個雖然荒唐,卻也從不敢真個的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相反,真有這種事發生,他們立馬就變身正義的使者,為民除害。
再者說,平日裏他們的課業也很重,還真沒多少時間出去瞎胡鬧。外麵惡名雖盛,各家的家長們倒所知甚少,其實就算有所耳聞,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孩子玩鬧罷了,不往心裏去。
且說這日,林書突然遣人下帖,約這一眾損友聚湘樓見麵,沒說啥要緊事,隻說見了即知。很快,各人或出家人,或離店鋪,快馬揚鞭,在酒樓聚齊。
林書作為東道,早迎出來,笑道:“今日閑的無聊,想起諸位,就起興下了請帖,果然一召即到。”
蔡和說道:“我們可都是忙人,不像你。要真是無事耍弄哥幾個,哼哼,你那幾根骨頭可不夠看。”
林書不以為意,看著人差不多了,笑著說:“天大的事也得先吃飯不是?咱邊吃邊說。就你那三腳貓功夫,還真別拿出來顯眼,我如今可是精通林家拳二十四式,上戰場不行,揍你可富裕。”
“哈哈,幾日不見,刮目相看啦。”
“嘿嘿,嘴上功夫是長了不少,佩服。”
“林書那二十四式,多半是跟女人床上練就的,咱惹不起。”
……
嬉笑玩鬧著,林書、黃先、馬謖、蔡和四人已是酒過半酣。林書見也差不多了,便神秘道:“今天的精彩不在這裏,酒大家也差不多了,再喝就耽誤看好戲了,現在咱們湊熱鬧去吧。”
三人也來了精神,催促著林書快走。
四人的馬都是上等快馬,一會功夫,四人便來到一處偏僻所在,原來是馬神婆的住處。往日這裏香火很盛,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其中也不乏達官貴人來此求指點迷津。今日裏卻是冷冷清清,大門緊閉。
說起馬神婆,前回提到她的批示,傳說馬神婆還是姑娘時,夜有所夢,九天玄女用右手食指點了她的額頭一下,從此馬神婆便擁有了勘陰陽、知禍福的異能。因屢屢靈驗,被人們傳為“馬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