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早與郭達商量了,女人孩子那兩桌在郭達家裏擺,諸葛亮的草廬實在沒那麼多地。諸葛亮家裏擺三桌,各家長輩一桌,年輕人一桌,諸葛亮自己的好友湊一桌。黃先本來是安排在年輕人那邊,與諸葛均一起的。但黃先自己不知哪根筋搭錯了,非要跟諸葛亮一桌。小舅子堅持,諸葛亮隻能妥協。
下廚在李詩(諸葛亮家的大丫鬟)的指揮下,加上各家主婦的幫忙,很快便開始上菜了。
宴席開始後,諸葛亮先去另兩桌敬了酒,告了罪,吩咐了諸葛均幾句,才回到自己桌前。在座的有徐元直、石廣元、孟公威、崔州平、黃叔齊(黃先),不知道黃先講了什麼,此刻人人前仰後合,哈哈大笑。
諸葛亮不是個十分拘禮之人。見此情形,入座,也不問何事發笑,反倒自顧自吃了起來。
徐庶故意奇道:“主人不問客之所議所思也就罷了,客套勸酒都無一句,卻是異哉。”
諸葛亮答道:“是知道問了也白問,還得罰酒,不問反而能知道方才笑料。不勸酒是因為你們已酒過三巡,勸酒實無必要,硬勸倒顯得我多事。”
石廣元哈哈笑道:“竟沒瞞過他。”
崔州平端起杯,說道:“既然孔明已回,我們幾個就共同祝孔明麟兒出生,武曲下凡。幹!”
諸葛亮不豫道:“什麼武曲下凡,如此大話,這酒如何喝得?”
孟公威也笑道:“這便是方才的笑料了。”
諸葛亮看了一眼黃先,黃先忙到:“街頭巷尾聽來的,權供一樂,當不得真的。”
徐庶也笑道:“誰也沒真個當真,來來,為孔明喜得貴子,喝!”
……
幾杯酒過後,氣氛更是熱烈,石廣元看向孔明,說:“近來孔明照顧妻小,怕是不知外界大事吧。”
孔明道:“有何大事?”
崔州平道:“大事可多了,說是驚天動地也不為過。紛亂世局自此大勢明了!”
諸葛亮驚訝道:“難道是袁紹與曹操分出勝負了?”
孟公威笑道:“不錯,孔明再猜,何方獲勝?”
孔明不假思索道:“當然是曹公獲勝。”
徐庶說道:“孔明之前不是看好袁紹嗎?”
諸葛亮歎道:“近來與嶽丈大人聊到此,他看的比我們要深的多。表麵看袁紹占據太多優勢,但在最關鍵的一點上,卻是曹操完勝,那就是,在當今天下這場大棋局中,曹操是個比袁紹高明得多的棋手。一個劣手下棋,即使擁有再多的優勢和資源,也隻不過是為別人準備的戰利品而已。
我們這些書生,長篇大論是滔滔不絕,但都浮於表麵,隻有像嶽丈大人這樣的走南闖北,又帶兵打仗的人,才能更準的看清時代脈絡啊。”
崔州平道:“孔明所料不差,卻是曹操大勝。具體情況,元直兄更清楚。不如讓他分解一二。”
徐庶搖頭道:“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索這事,不解之處甚多:
袁紹坐擁四州,北結烏桓,地廣民強;曹操處四戰之地,北有袁紹,東有孫策、南有劉表,西有馬騰、韓遂,強敵環伺,連年征戰,糧少兵疲。袁紹隻仿效孫武疲楚之策,分兵四擾,曹守東則擊西,守西則擊東,不出三年,曹不為袁滅,亦窮困至死。舍此萬全之計不用,而爭衡於兩軍之間。此不解一也;
皇帝已有衣帶詔誅曹聖旨傳出,不知以此號聚群雄,合力滅曹,唯恃四州兵強,剛愎自用,終至潰敗。此不解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