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盛成帶人再次搶劫了襄陽十姓的商車,使得諸葛亮他們認識到,土匪在山外還有基地存在。經過商議,諸葛亮決定即時卸任元帥一職,借休息的時間擬定山外對付土匪的辦法。
諸葛亮回到黃府,與黃承彥簡單說了剿匪最新進展,黃承彥表示剿匪的事情由諸葛亮放手去做,家裏全力支持。隻是快半年了沒回過家,讓諸葛亮別急在一時,先回家一趟一家團聚幾天。諸葛亮本來也是這麼安排的,便帶著鐵鎖趕回臥龍崗。
諸葛亮一走近半年沒回家一次,連封信也沒寫,中秋節也沒個音訊。現在突然帶著兒子回來,婉貞和張清都非常高興,諸葛均和林氏也過來湊熱鬧,一家人歡歡喜喜的為諸葛亮接風洗塵,慶祝諸葛亮剿匪小成。飯桌前諸葛亮繪聲繪色的講述軍營生活和剿匪經曆,鐵鎖也產生了興趣,覺得剿匪比在家好玩多了。便纏著諸葛亮下回剿匪時帶他去玩玩,諸葛亮自然不許。
在家的接下來幾天,這諸葛亮人雖然回到臥龍崗,但是滿腦子仍然是剿匪的事情,婉貞知道諸葛亮的脾氣,知道他不把剿匪的事情從頭至尾想明白,是不會從中跳出來的。倒也由著他躲在書房裏,一天到晚的冥思苦想。隻有張清想不通,老爺回來不過問過問家裏的事情倒也罷了(張清操持家務很是費心思,家裏上下相比之前可謂是煥然一新,有章有法,賞罰分明,婉貞得空誇了張清好幾次。張清私心更希望諸葛亮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勉勵一下自己。哪怕說一句做的不錯,也能讓張清欣慰。可是諸葛亮對此渾然不覺,讓張清很是傷心。),連對婉貞和自己也沒有特別的熱情,好似人回來了,可魂還在剿匪呢。不敢對諸葛亮明說,私下裏找婉貞抱怨過幾次,婉貞隻能勸著張清,讓她體諒諸葛亮。
諸葛均也知道二哥的脾氣,便主動幫著諸葛亮籌劃如何破獲土匪的城裏窩點。隻是線索太少,毫無頭緒,諸葛均想了一天就放棄了。勸諸葛亮放鬆一下,別繃得這麼緊。可諸葛亮哪聽得進,諸葛均也就任由他去了。
諸葛亮思索多日毫無進展,又不能像當初剿匪時采用笨辦法,步步為營壓榨土匪活動空間。城裏麵牽扯關係太多,不能明目張膽的搜家、抓人,得師出有名才行。而土匪行動非常幹淨,幾乎沒留下什麼線索,萬山周圍三四個縣城,都有可能是土匪的窩點所在,還有可能窩點不止一個。麵太廣,幾乎無從下手。思路陷入僵局,諸葛亮心情也就當然很差,正沒處宣泄,恰恰張清就趕上觸了這個黴頭。這天晚上,張清張羅好了飯菜,便去書房請諸葛亮出來吃飯,諸葛亮正煩躁著,便回說不吃,張清再三的請,諸葛亮一怒之下抄起幾上的書摔到張清腳下,拿手一指門,厲聲喊道:“出去!”
張清從沒見過諸葛亮如此的疾聲厲色,滿腹委屈,哭著奪門而出,去找婉貞哭訴。婉貞正和諸葛均、林氏說著話,等著諸葛亮出來一起吃晚飯,見張清哭著回來,忙問怎麼了?
張清哭哭啼啼說了一遍,更覺屈的不行,哭的更狠了。
林氏不滿道:“二哥這是怎麼了。從山上回來就沒怎麼見他笑過,今天還對張清這樣,簡直換了個人似得。”
婉貞也覺得諸葛亮過分了,安慰道:“別哭了,我們一起過去,跟他理論理論,今晚得讓他跟你道歉才行。”說著起身就要走。
諸葛均連連搖頭,直說:“今晚這飯看來是吃不好了,那我先回房,你們擺平了出來吃飯時過來叫我啊。”林氏埋怨著他隻知道吃,小夫妻倆打鬧著回房去了。
鐵鎖還沒見過父親發火,更沒見過母親跟父親拌嘴,也要拉著銀雪跟著去,婉貞勸不住,隻能默認。
婉貞、張清、鐵鎖、銀雪四人一起,進書房向諸葛亮興師問罪。一進門,諸葛亮抬頭看這架勢,就知道是怎麼回事,皺眉道:“都別來煩我行不行?我心情不好,你們吃你們的,我餓的時候會去吃的。”
婉貞說道:“想的美,哪個是來勸你吃飯的?你回家來,不說跟家裏人多待會,一心隻顧著考慮剿匪的事,我不怪你。可是張清好意過來請你吃飯,你還對她使臉子。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
諸葛亮說道:“別跟我講這些道理,現在我聽不進去,你們先回去,讓我一個人清靜會行不行?”
婉貞見諸葛亮鑽進剿匪的牛角尖裏出不來了,也就不再一味的逼他,換了話題問道:“你這剿匪遇到了什麼困難,這麼多天都想不出個主意來?索性現在你跟我們說說,說不定你們爺們沒辦法的事,我們娘們就有招呢。”
諸葛亮知道婉貞她們一時半會肯定不會走,自己也沒頭緒,索性就把事情前後跟她們說了一遍,倒沒指望她們能有什麼好主意。
婉貞笑道:“照你這麼一說,這夥土匪也太強了,論武藝頂尖的,論謀略沒得說,還是仁義之師,輕易不傷人命,你們怎麼惹了這幫煞星呢?再看你們,對人家來曆不明,動機不明,連敵友都不明,這怎麼打?明擺著被人家耍著玩嘛,虧的你們還這麼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