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劍走偏鋒(1 / 2)

劉備在新野,韜光養晦,不再急於作為。但是,是金子總要發光,由於劉備早已是仁義名聲在外,因此聞得劉備在新野,前來投奔歸附的遊士、家族絡繹不絕。劉備既欣喜又煩惱,既怕引起劉表猜忌,又怕冷了眾心,內心很是糾結。

俗語說否極泰來,月虧則盈,實乃亙古不變之至理。這劉備落魄新野,之前屢戰屢敗,奔走半生,無半點基業,換做他人,早就被世局淘汰了。可是劉備一是善於收買人心,二是能忍,三是善哭,逃亡各地,積累了如天高的名聲。這次來到新野,劉備這隻快出局的股票,終於迎來了接盤的股市高手。在前來投奔的人中,劉備又慧眼識才,發現了與眾不同者,他就是徐庶。徐庶的到來,讓劉備的人生又出現了轉機。

劉備和關羽、張飛、趙雲、陳到、糜竺、簡雍、孫乾等數的過來的親信與徐庶座談,徐庶以酒杯、葡萄、柑橘等物在桌麵上擺出了大漢十三州,口若懸河,分說當今大勢,鞭辟入裏,深入淺出,說的關羽、糜竺等輩心服口服,說的劉備眼前一亮。說實話,劉備是當今難得的人才,隻是之前劉備沒有碰到名師,軍政大事,都是憑自己的一些小見識、小聰明決斷,沒有全局的考慮,沒有係統的思想理論。身邊如關羽、張飛、趙雲、陳到輩,上陣殺敵沒的說,但讓他們出謀劃策就是難為人了;糜竺,具體政事處理沒有問題,大麵的政策是說不上一二的;簡雍、孫乾,察言觀色,遊說諸侯可以勝任,讓他們為劉備師卻也不夠格。現在徐庶來到,方給劉備補上了這課,讓劉備心中如雲霧開而見青天,豁然開朗:這才是頂級謀士的水平啊!我說之前如呂布之流,本來自己沒什麼腦子,竟然也能割據一方,甚至與曹操都能周旋多年。感情是人家身邊有謀士如陳宮的存在啊。再想想自己,雖然求賢若渴,待人至誠,絕對是好主公的料,卻從未接觸過頂級謀士是什麼樣的,即未被謀士指點過,也沒好命招攬個像樣謀士在身邊出謀劃策。現在看來,自己身邊就缺少這種亦師亦友的好軍師啊!若徐庶能早點碰上,說不定現在我劉備也是跨州連境的存在了。

當下劉備大喜,立即拜為軍師,又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拉攏感化,吃飯則同桌,休息則同床,日日膩歪在一起談講。對於劉備如此舉動,徐庶正色拒絕道:“主公何苦如此,我投主公,願為主公鞍前馬後效勞,是因為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絕非主公眼前的過分殷勤招待。”

劉備麵上訕訕,心中大喜:果然大才啊,一般的拉攏手段根本動不了他的心。劉備不好意思道:“實在是不如此不得表達我思賢若渴,敬重先生之情啊。”

徐庶說道:“以庶之才,如何當得起主公如此大禮。荊州多名士,主公當留心招納才是。”

劉備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了徐庶,苦惱道:“眼下前來投奔的士人家族太多,我當如何處置?”

徐庶笑道:“主公多慮了,盡管張開懷抱接納便是,劉景升不會猜忌主公的。”

劉備大喜,疑惑道:“軍師為何如此肯定?”

徐庶嚴肅說道:“荊州的士族豪門,以襄陽十姓為代表,十姓分別為蒯、蔡、龐、黃、馬、習、向、廖、王、林十家。這十姓掌握了荊州的軍政、財政大權,荊州士人,十有七八在十姓中。主公細想,這些日子前來投奔的家族雖多,可有十姓之一前來投奔?”

劉備搖頭道:“備何德何能,能讓十姓主動投奔?”

徐庶說道:“著啊,隻要十姓沒有投向主公,主公就根本對景升構不成威脅,劉景升又怎會猜忌主公呢?現在前來投奔的人,正好為主公所用。新野地廣人稀,到處都缺人;新野守軍不多,也急需補充。現在這些人,嫌少都來不及,主公可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