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親登趙府的三位公子是誰?他們正是那日酒館論政的三位言官公子。
張虎一聽,登時笑道:“這幾個小子還算有良心,知道報恩。小神探去招呼他們去吧,我還有事,先走了。”
趙璟知道他素來不喜與這些文人儒生相處,所以也不攔他,道:“再有消息,記得通知我。”
張虎忽然一頓,道:“你為什麼不出來?悶在家裏,不是你的性子呀。”
趙璟苦笑道:“沒聽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嘛。現場稽查,捉拿凶手,有你們六扇門就夠了,我何必湊那個熱鬧。”
張虎道:“你還運籌帷幄了,在屋子裏就能破案嗎?是不是你爹教你不插手這件事?也是,現在京城人人自危,你在家裏幫我分析案情就是。再有消息,我來找你。”
張虎走後,趙璟來到前堂,那日的藍衫公子立馬起身迎接道:“在下蔡欣孺,這位是陳柏旭,這位是李柯君。酒館之恩,早該答謝,奈何它事所累,今日方才登門,還請趙公子不要見怪。”三人抱拳行禮。
趙璟回道:“蔡公子哪裏的話,舉手之勞而已,大家父親同為文臣,理應相互幫襯著。三位請坐。”
幾人寒暄過後,那蔡欣儒便直入主題,邀趙璟赴宴。趙璟本不想去,無奈對方太過熱情,隻好隨之去了。宴席之上,除了談古論今,那蔡欣儒與陳柏旭又好不抨擊鄭家,一旁李柯軍倒少有言語。
宴罷之後,天色尚早,四人一同遊街觀光,再經過東四附近時,忽然見前方一簇人吵吵嚷嚷,蔡欣儒提議過去看看,於是上前圍觀。真是無巧不成書,隻見那衝突的一方,竟然是鄭養性一夥,對麵則是一個光頭小和尚。幾人問了事情經過,原來是那小和尚高高興興的買了幾個包子,邊走路邊吃,那鄭養性騎著馬,不顧別人橫衝直撞,正好撞了那小和尚。誰知那小和尚被撞了不僅什麼事都沒有,反而驚了馬,將鄭養性摔下。鄭養性雖說也沒什麼事,但他卻不依不饒,讓小和尚下跪道歉。那小和尚也是執拗,認為自己不僅沒錯,還讓對方懺悔,以獲得佛祖寬恕。
蔡欣儒聽了,暗罵一聲:“好個狗東西,光天化日之下,也敢為非作歹。”
趙璟聽了事情經過,又仔細端詳一下那個小和尚,心道他定是身懷絕技,要不然也不能反驚了馬,隻是鄭養性一夥人多勢眾,小和尚肯定要吃虧,一會還得暗中助他。
卻說鄭養性緣何會在這街上與小和尚起了衝突?早上其父想要讓其去一趟沈府,合計以郭正域為妖書案的主謀。不想鄭養性色迷心竅,令鄭國泰大怒而去,而後跟著許佳計去了他的別院。許佳計看出他對其身邊的侍女青衣垂涎三尺,竟令青衣侍候他。那青衣不僅容貌嬌豔,身姿曼妙,不想房中之術竟然神乎其神,一雙素手,點點青唇,令其欲罷不讓;更兼指法神奇,使其持久酣暢,痛快淋漓。一場下來,鄭養性如夢似幻,看著青衣,隻當仙子神女一般。事後青衣服侍他起身來見許佳計,許佳計微笑看著他,擺擺手,示意其趕緊去相府辦事。鄭養性心中五味陳雜,說不出什麼感覺,匆匆叫上人去相府。事情辦完之後回來,心情很是舒暢,騎在馬上不禁又想起青衣來,嘴角憨笑,魂飛夢外,不期撞了那小和尚。
這時那圈子當中,小和尚仍喋喋不休,意圖讓鄭養性懺悔。鄭養性冷笑一聲:“好個不知死活的小禿驢,還敢在爺麵前裝糊塗,我看你是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