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冥界之行(一)(2 / 2)

冥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讓我們先來普及一下有關冥界的知識!

華夏人把人類生存的空間分為天(陽)、地(陰);人分男(陽)、女(陰);時分白(陽)、晝(陰);天分日(陽)、月(陰);

在華夏有三界之說,就是天上、人間、地獄;認為人是有靈魂的,每個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們就認為人分魂魄,作為陽氣的魂和作為陰形的魄結合形成人,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於天,精魄形骸歸於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並將精靈世界分為三界:地上的人間,天上的神與仙居住的的天界,地下精魄的地府。

黃泉可能是華夏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現的陰間地府的概念。後來,漢代出現了道教中的陰曹地府,佛教傳入後受其影響在道教原有的惡曹地獄基礎上發展出了係統的地獄體係,即十八層地獄。地府的概念大於地獄,陰間的概念又大於地府。陰間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因而不局限於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間在空間上重合而人無法感知;

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地府的監獄和刑場;而一般人死後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間生活一樣,上善之人死後甚至成仙成神榮入天界。酆都大帝(酆都北陰大帝)以及五方鬼帝中的其他四鬼帝、閻王(閻羅王)或分立的十殿閻羅等則是冥界的主宰者,後土神(後土皇地祗)、泰山神天齊王(東嶽大帝)、地藏王、城隍等也是掌管人生死的神。

所以有道是:莫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這裏的“三界”就是指的道家說的三界,雖然佛教擴充了三界為六道但是還是不全麵,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還有草木成精的說法“藤精樹怪”,這個道理也出於道家的陽神可以“聚則成形,散則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頭,有靈氣的任何物都可以變化成形。並不拘泥於六道。但是始終包含在陰陽的理論中。

其他的廢話先不扯了,看看他們打算怎麼辦。

“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去,我不能看著我心愛的女人忍受著輪回之苦。因為,我命由我不由天!”林強堅定道。

“好!有魄力!不愧為龍族的強王子殿下,我也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總有一天,我也要做到,老天順我老天昌,老天逆我,我讓他亡!男子漢大丈夫都應該有這個誌向!”龍戰起身道。

“好!我打算去一趟冥界,你呢?”林強再一次向龍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我和你一起去!”龍戰把手一搭,堅毅道。

這一次是為心愛的人而戰,林強絕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