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了斜梯形的頂端之後,展現在所有人麵前的,就是一座重門疊戶的宮室。
常常很多人形容某個古董貴重,通常用秦磚漢瓦來表達。實際上,所謂的“秦磚漢瓦”根本極難保存完好,後人也因此很難見到。
但是眼前的這座宮室,上上下下,卻全都是用真正的秦磚秦瓦所建造而成。隻看一眼,都能被其中的古樸和厚重所打動。
實際說起來,大家也不是頭一次見到宮殿。來到地下城以後,上上下下全都是秦磚秦瓦一手打造。但說不上來的感覺,眼前這座宮室就很另類。
看上去古樸萬分,但稍稍靠近就又感覺透著一陣陣的詭異氛圍。
尤其是這座宮殿的外圍,每根圓柱旁邊,都矗立著兩個黑甲護衛,特別的滲人。
看上去這些黑甲護衛貌似是陶土製作出來的,和陝西兵馬俑的外形差不多。但看上去,卻就是讓人感覺不對勁兒。
明明是泥塑的眼睛,不知道為什麼會讓人看上去有種害怕的感覺。
這座宮室是一個很長的殿堂,正中央分布著九扇大門。而每扇大門之前,都矗立著兩根漆成黑色的圓柱。
算起來,一共有十八根圓柱。而圓柱的兩旁,則護衛著足足三十六個黑甲雕塑。
宮殿看上去並不算很高,也不過才3米上下的高度。每根圓柱大約都需要兩個人環抱才可以繞一圈的,算是比較粗了。
圓柱的高度也和宮室完全平齊,但圓柱兩旁的黑甲護衛卻沒有那麼高,頂了天也就2米左右。外形差不多和普通的人類相近似,大小高度胖瘦都很平均。
“這怎麼全都是黑的呀?我發現秦朝建造的很多東西,全都黑乎乎的。他們這到底是怎麼想的呀?黑乎乎的也不好看呀!”
“嗬嗬,秦朝崇尚水德,這是五德終始學說的影響。”胡宗道給大家做著基本的掃盲:“而水德崇黑色,所以秦朝的主色調就是黑色。秦朝的官方顏色,也一直都是黑色。無論是秦朝的軍隊,還是秦朝的官員們,全都是一水的黑色。”
“哈?水怎麼可能會是黑色的呢?水不是白色……不對,水沒有顏色啊!”大家完全不理解,除了宋慧婷。
“嗬嗬,小宋,你來給解釋一下吧!”這種基礎問題,胡宗道根本懶得費力氣說。
宋慧婷倒是沒有意見:“這個其實是《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來的,所謂的五行搭配五色。東方屬木,色為青,這是樹木萌芽的顏色;而南方屬火,色為紅,這是篝火燃燒的顏色;中央屬土,色為黃,乃是沙土顏色;西方屬金,色為白,這是古代的金屬光澤;北方屬水,色為黑,這是深淵無垠的顏色。”
胡宗道點點頭,詳細又說道:“古時候的人們無法潛入水底,隻能通過觀察來辨別水的顏色。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大家所看見的深潭、大湖、大海或者是大河,往水下看,都是幽黑無垠的深淵。所以呢,自然就認為水其實是黑色的。”
大家想了想,好像還真是這樣。隻要水的深度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因為光線無法反射和照射進去,從水麵上往下看,全都是黑色。
“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古時候的人都是色盲呢,連黑的白的也分不清楚。”
“大聖,你先別說話了。胡大伯,您給我們說說什麼是五德終始學說吧!以前好像聽過一耳朵的,但是不詳盡,好多東西完全沒印象啊!為什麼秦朝是水德?這有什麼道理在裏麵嗎?聽上去感覺雖然不明白意思,但是好厲害的樣子!”
“嗬嗬,五德終始學說,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位陰陽學家鄒衍所推行的學說。他在當時齊國的謖下學宮講學,名聲很大,影響力也很大,被稱之為鄒子。當時的陰陽學派屬於諸子百家之一,是對我們國家的文化影響很大的學派……
“後來的道家、醫學、數學、易學,都和陰陽學派脫不開關係。即便是今天,我們也還總是在說陰陽、五行、八卦之類的很多東西。而這些,全都是脫胎於陰陽學說的流派。這位鄒衍,就是當時陰陽學派的集大成者!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具備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麵,是為陰和陽。而陰陽,則經常不斷的運動變化,並發生相互作用。這是世間一切事物運動和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的運動好變化稱之為‘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