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最是人間滿別情(1 / 2)

年年如是,歲歲如是,不管訓練有多苦,不管老人不滿時的訓斥有多凶,不管桌上的飯菜有多麼讓人難以下咽,李牧雲卻從來沒有過任何一句怨言。

其懂事之早之深,讓人心疼。

聽到老人的話,麵前的孩子並沒有嚎啕大哭,隻是倔強的抿了抿嘴,兩眼通紅,用力地點了點頭,直勾勾盯著這個風雨夜中將他從市場中撿回來的老人。並且死死抓住老人的雙手,仿佛這樣就能從閻王手上把老人搶過來一樣。

隨著一聲慨然長歎,老人大概是疲倦了,安靜地閉上了自己的雙眼,盡量使麵部柔和,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走的安心的,不留遺憾的,不感受到太多的悲傷。

老人的呼吸漸漸平緩,越發的顯得悠長,胸前的起伏也越發的低,直至完全靜止。每一個離開人世的人,都會透過那一片無窮無盡的黑,追溯著自己的一生。老人這一生,除了床前這個放不下的孩子,便隻有很多年很多年前,他還是此間少年的那一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那是屬於他自己的故事。

最終,老人還是倒在了冬門的入口,在他眼裏,這是更像是一個經過漫長等待之後的結束和解脫。

待老人完全離開人世,少年那積蓄在眼眶的淚水終究還是決堤般地流了下來,李牧雲先輕柔將老人死死扣住的雙手鬆開,再次將枕頭橫放,緩緩地讓老人平躺而下,用被子將老人蓋好。

而後以手覆麵,將流下的淚水截住,卻並沒有哭出任何聲響。少年直勾勾的盯著麵前已經溘然長逝的老人,這個看似沒有給予自己什麼,卻將自己的所有饋贈給自己的老人。李牧雲字正腔圓地輕輕吐出從來沒有對老頭子說出的二字:

“爺爺。”

老人從來沒有和李牧雲說過什麼體己話,也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李牧雲卻一直能感受到那波瀾不驚的外表下隱藏著多麼洶湧的感情。

直到東方天際微微泛白,一夜都守在床頭的少年才站起身來。到房子的角落搜出那最後的積蓄,徒步走到小鎮上買了所能買到的最好的棺材,並且購置了一幅挽聯和些許爆竹紙錢。

所幸少年自小學武,幾百斤的棺材竟也勉強能背的動,無須請人。於是便是隻身又將一切抬回山裏,在後山挖了一個坑,將被子鋪了兩層,用抹布仔細地將老人清洗一番過後,李牧雲將老人緩緩放入棺材,蓋上蓋子,輕輕地放進了土坑裏。

然後在山上找了塊方方正正的石碑,插在墳包之前,少年拿起刀,在上麵刻上:

“鬼麵樓,第三百四十五代掌門天王之靈位,弟子李牧雲,敬上。”摸索出一個深色木牌,李牧雲刻上了相同的字,並決定將其供奉於身。

將一切塵歸塵,土歸土,回歸它最本來的樣子。隨後,李牧雲引燃了爆竹。在一陣\"劈劈叭叭\"的響聲的響聲之中,李牧雲默默燒著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