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直接回了禦書房,心中不斷感歎,做皇帝真辛苦!實際上,他每天工作的時間並不算長,大明的皇帝也完全可以不辛苦,內閣和文官係統的高效運轉,可以讓皇帝不必事必躬親。他西巡一年半載,國家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可是爺爺和父親的死,讓他心中一直警醒。皇權與政權的對抗一直存在著,危機重重,而且他也有很多想法要實施。這對一個有些懶散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
各地錦衣衛最近的工作傾向於金融方麵,注意各種貨幣的交易使用情況。白銀在大明一直是非法貨幣,然而市場上卻一直在流通,當然對農民和普通百姓來說,白銀的使用量極低,或者說基本沒有。但在大宗交易方麵,白銀一直是不可控的。
手中的這份錦衣衛報告顯示,最近北方民間的銅錢流通量明顯加大,朱瞻基的眉頭越皺越緊。最後頹然放下了手中的折子。
銅錢的流通量加大,說明寶鈔的流通在減少。北方大的作坊向農民和工匠付款多是寶鈔,很有可能現在他們盡量付銅錢。
明朝初建之時,本身屬於江南地方政權性質。當時的北方殘破,加上北元撤退時的裹挾,到洪武十八年,北方好多地方仍然是荒無人煙。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南北平衡發展是必需的。然而這樣的決策觸及了江南集團的利益。
所以,大明建國以來的持續政策就是打壓南方、發展北方。可現在看來,利益集團隻要形成,不分南北。現在北方的大作坊有很多皇族,涉及到自己利益時,又有什麼區別呢,恐怕危害比江南士紳團體還要大。
朱瞻基想起今天的早朝,以大局為重,以皇家利益為重,這樣的大臣真是不分南北和出身啊!兩種劃分標準,四個團體糾纏,控製起來會很麻煩。由不得他不頭痛。
朱瞻基突然非常想念高樂,也許和他才能輕鬆的交流,可是他現在代表的是樂州的利益,還會以我大明的利益為主嗎?他會給我出什麼難題?
日本那幾個島這些年漸漸安靜下來。逐漸形成了五分的局麵,女真、高麗雖然名義上依附於女王,實際是各占一方,女王、幕府和龜綏屬於本土勢力。幾方糾葛鬥爭又合作,大明的官方這些年很少插手,所以逐漸安穩下來。尤其是與大明的商人往來不斷增加,島上的整體生存環境、生產能力都有了不小的改善。
當年的小女王如今已經二十多歲,生活的操磨使她過早的憔悴。今晚女真酋長即將前來晚宴,關於合作問題雙方已近達成了基本共識,剩下的就是細節和誠意了。
王室的女人們忙碌著,女王的女兒今年十二歲了,她名譽上的父親已經把她調教得很好。今日不知這位毛兒蓋酋長的口味如何,女王的女性親人都來了,加上眾多女侍,應該能夠達到賓主盡歡的目的。
毛兒蓋酋長身材不算高,膀大腰憨,今日故意傳著傳統服裝,以顯示野性,隨行的眾人盡是如此。一進王宮,如此多的女人,這陣勢讓他們心驚肉跳。
會談的主要問題實際上集中在銀礦的開采方麵,雙方各占著幾處主要銀礦,大明商人對白銀有著難以理解的癡迷。但雙方競爭使得利益受損,他們已經了解到,大明本土銀礦控製在皇家手裏,這裏是目前大明外部白銀的主要來源。聯手也就意味著更多的利益,再弱智也能看明白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