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們兩個是誰?為會在這裏?進來的?」
苦覺大師大驚失色,彷佛看到慈航靜殿創派以來未有之奇事。在一場短暫地喧鬧後,兩名堂而皇之出入藏經閣的竊賊被擒,所竊地秘笈全部歸還藏經閣,而進行調查地結果,把守後山重地的警戒武僧,沒有人這兩名竊賊是如何侵入,而在藏經閣內把守地僧人。則是異口同聲指稱,這兩人出現在藏經閣內。手持掌門碧玉杖為證,說是奉了掌門之命,搬書去給掌門查閱,留下碧玉杖作為信物,搬走了大批的武經。
「?連碧玉杖也失竊了?」
苦覺大師這一驚非同小可,但這卻不關孫武地事,雖說碧玉杖是方丈所擁有。不過孫武以是暫代掌門為由,早就將碧玉杖歸還寺方,由寺內高僧保管,究竟藏放在地方,孫武全然不知,毫無責任。
竊賊所用的詐術揭曉,苦覺大師像是受到極重地打擊,呆立當場。半晌作聲不得。
「掌門人,老衲……無地自容,不曉得該說才好。」
苦覺大師向少年鞠躬謝罪,孫武本以為他會因為大丟麵子而憤怒,卻沒想到他轉身對著路飛揚與小殤一揖到地,長聲歎息。
「昨日。本寺收到兩位的預告書,表明今日此時將來盜經,老衲原本不信,哪……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盡多臥虎藏龍之士,老和尚故步自封,多年來實是小覷了天下英雄,慚愧、慚愧……」
苦覺大師坦蕩磊落的態度。不失一派高僧的體麵。讓孫武很有好感,但卻也吃了一驚。訝異於小殤和路飛揚居然事前發過預告書,明白告知慈航靜殿何日何時將來盜經。
待苦覺大師一離開,孫武馬上向兩人詢問,「你們……偷之前發過預告書?為要這麼做?」
路飛揚抬頭傲然道:「這個當然,盜亦有道,我們是專門幹大案子的大盜,可不是偷雞摸狗的小賊,如果偷之前不發預告書,那我們的麵子該往哪裏放?」
「要麵子就別偷!還有,不管大盜小賊,作地事情都是一樣,不要以為可以美化的行為。」
孫武將路飛揚斥責了一頓,但罵歸罵,之前對他的氣惱卻少了許多。偷之前有說和沒說,都不能改變偷竊是犯罪的事實,沒有差別,可是,路飛揚行竊之前會先「堂堂正正」地進行宣告,少年竟然有一種很欣慰的感覺,這點連他也解釋不上來。
事實上,慈航靜殿眾高僧願意不追究此事,一方麵是看在孫武的麵子上,一方麵卻是因為那封預告信。既然事前已預告,盜經就是一場比試較技,慈航靜殿技不如人,除了摸摸鼻子走開,還有丟人的話可說?
雖然這件事沒有被刻意宣揚,但從此之後,一個傳聞在寺內不脛而走,人們議論紛紛,說新任掌門盡管年少,身邊卻有高人協助,未可小覷。
忙於研究秘笈的孫武,沒有機會這件事,也不曉得許多和相關地謠言,已經在寺內滿天飛。
在孫武接任掌門的當天,闔寺僧侶了他的名字,曉得他是近日來聲名鵲起的少年英俠,結交袁晨鋒,擊敗域外高手北宮羅漢,又連勝禁宮兩大禦前統領,還襲擊官衙,短短內幹下好多的大事。
孫武目前是朝廷榜上有名的通緝犯,這點沒人在意,因為在慈航靜殿地曆史上,屢有僧人見眾生苦難而熱血上湧,脫下僧袍,殺官起義,變成**先鋒的案例,所以隻要是因為政治理由被通緝,在闔寺僧侶眼中反而不算罪名,倒是這位少年掌門的身世謠言,令得慈航僧眾議論紛紛。
「聽說……新掌門是當今聖上的親生子。」
類似的謠言不隻傳遍慈航靜殿,也傳遍了整個江湖,對慈航僧眾而言,有人確實認為,如若孫武真是皇帝之子,慈航靜殿等於是被武滄瀾並吞,一切都是陰謀;但相對於不安的一派,也有人認為,隻要孫武能夠勝任,他是出身並不重要,慈航靜殿看似遭到並吞,卻也因此得以結合官方資源,更能夠光大中興。
年輕一派的僧人,為了正反兩派意見而僵持不下,各堂各院首座則是不動如山,意見也沒有,因為關於孫武的出身,他們早已有了另一個不同的答案,並且將之視為永恒的秘密。
除了出身,孫武曾改扮為僧,擊退呼倫法王門徒一事,也同樣令人困擾。這件事讓孫武為慈航靜殿立下大功,拉攏到不少僧眾地支持,但他驚天動地地那一掌,卻是使人難以釋懷,因為橫看豎看,那籠罩整座大雄寶殿的血光,無疑就是當年天妖無敵於世地絕學,如來魔掌。
新任掌門的出身、師承,兩大謎團給予全寺僧侶無窮的想像空間,雖然猜測不透的秘密令人不安,可是適當神秘所製造出的距離感,卻也讓異議份子不敢輕舉妄動,再加上孫武就任後立刻解除法寶禁令,推行新政,讓年輕一輩的改革情緒有了宣泄出口,目前倒是沒有人出來挑戰掌門權威,全寺上下籠罩在一種山雨欲來的短暫和平氣氛中。
第十集第二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下
第十集第二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