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事,無心在佛靈寺的威望是節節攀升,出出進進所遇到的師弟都會恭敬地叫一聲大師兄,看無心的眼神也從從前那種無視和不屑變成了敬畏。
無心自是不覺得什麼,繼續他未完成的思考,當他再在樹下發呆的時候,也沒有人再敢說他是犯傻,反倒是有些師弟開始來向他求教,問他在樹下都想些什麼,無心便誠心回答,將自己一些獨特的見解講述給眾人。
無心的話,一向一陣見血,如此一來,他的威望更一日千裏,不光佛靈寺上下都對他對於佛法奧義的領悟感到佩服,他的名聲甚至從佛靈寺傳開,朝著整個珈藍帝國擴散。
從此,佛靈寺的弟子也學會了這種靜思,沒事的時候都會坐下來胡思亂想,而隨著無心名聲的擴散,這種靜思的功夫也漸漸傳開。
無癡則為此得意了好長時間,好像一步登天的是他自己一樣,整天腆著個肚子,逢人就說:“怎麼樣?後悔了吧,我早就說過,大師兄絕非池中之物。”話畢,無癡還會大大地翻個白眼,等到將對方說的慚愧低頭之後,才會滿意地離開。
漸漸的,開始有各地的佛門中人前來領教無心對佛法的參悟。
生活比以前熱鬧了許多,可無心的心卻再也靜不下來,這種熱鬧讓他見到了許多從未見過的人,更讓他對那世俗多了一份渴望。隻是,從小到大,師父都以非常嚴厲的態度警告他,凡塵俗世皆是幻象,多罪惡之源,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汙泥,萬劫不複,所以,無心現在還缺少最後一絲勇氣。
終於,無心的名聲傳入了一位大人物的耳朵裏……喬達摩。
珈藍帝國佛門無數,但也有不少雲遊僧,他們踽踽獨行,往返與各大佛寺求教真義,自成一派,而喬達摩就是其中之一。
喬達摩,十八歲,十五歲進入武佛境界,而現在佛力已達到三十五層,實為年輕一代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
普通人修行,在修煉前期一年晉級一層佛力就算正常發揮了,天賦悟性好點兒的,一年來個兩三層,而像喬達摩這種,十五歲到達武佛三十層佛力境界,隻能以變態來形容,要知道,幾乎所有人在到了十歲才有資格進行修煉,也就是說,喬達摩用五年時間進入佛力三十層的武佛境界,又在其後三年內,佛力增長了五層。這種速度曾一度讓喬達摩成為四界中最傑出的存在。
‘力’的增長在武境前期三十層會比較容易,而進入武境這個門檻之後,修煉速度就會大大降低,能在三年內提高五層,已是到了令人震驚到掉下巴的地步。
佛魔道妖四界全部以‘力’計算修煉境界,佛為佛力,魔為魔力,妖為妖力,而除此之外,四界修行境界又分為六個等級,武、法、靈、玄、地、天。每一個等級之間的‘力’差別又不同,武與法相差二十層,法與靈相差三十層,靈與玄相差四十層,以此類推,每高一個等級,所需‘力’量都會增加十層,而由於體內構造的變化,突破的速度也會大大減慢。
而最低級別的武境需‘力’三十層。
相傳,這一套計算方法,為上古時期流傳下來,至於有沒有人達到過最高的天境和天境之上有沒有更高的突破空間就不得而知了。
喬達摩就是十五歲進入武佛境界,佛力三十層,佛門中公認的無敵強者‘紅葉’大師……珈藍國佛國寺方丈……現年七十多歲,其實力也不過是佛力七十二層,還處於法佛的境界。
當然,這些隻是明麵上的,那些常年隱身山穀靜修的雲遊僧,幾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修行上,自然不乏變態的高手存在,隻是不為人知而已。
兩層佛力之間所蘊含的實力差距可謂是一道鴻溝,而且越往後,這種差別越發明顯,先前那佛力八層的無海和佛力十層的無念實力隻不過相差兩層,卻連對方的身都近不了,這就是差距。當然,無念當時使出了玄階的武技,高階的武技對於佛力的發揮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強大作用,若是二人實力相當,一個人的武技高上一階,那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低階的一方幾乎會被對方秒殺。
另外,喬達摩的名聲如此響亮,不光因為他的天賦異稟,還有另一個原因,他的身份……珈藍國國王的太子!
喬達摩,雲遊僧,一人在外修行,自取法號……如來!
三個多月前,如來正在一處僻靜之地,一顆菩提樹下靜思參悟,忽然一縷清風掠過,少年頓感識海中靈思一閃,仿若悟到了那天地間最玄奧的真理,卻又無法將這一絲靈思緊緊抓住,再三思索無果之後,如來決定尋覓這一絲清風的來源,於是,他順著清風的方向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