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 1)

馬丁·巴拉克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他出生在1955年的德國。那是戰敗之後的德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了有十年,但是戰爭和希特勒帶給德國人民的陰影仍然像細菌一樣存在於德國的每個角落。在大街上,仍然能看到許多缺胳膊缺腿的男人,那都是戰爭帶給他們的噩夢。你以為所有經曆了殘酷戰爭的德國人都仇恨希特勒嗎?不是的。至少馬丁——巴拉克的父親不是這樣的。雖然德國戰敗了,戰爭也已經結束很久了,但在巴拉克父親的心裏,希特勒永遠是他心中的元首,在心底,他從未放棄過對元首的效忠。

希特勒,二十世紀世界史上最大的反麵人物,曾帶給全世界一個可怕的噩夢。

阿道夫·希特勒,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他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了《我的奮鬥》一書。

在書裏,他表達出他多方麵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反猶和獨裁。出獄後,由於他對納粹黨的成功經營,使得他在1933年1月30日獲得了德國總理這一職務。在任職期間,他通過各種手段打擊異己黨派和個人。1934年8月,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了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在德國擁有了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及政府官員都向他宣誓效忠。

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了德國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和獨裁者。他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進行了一體化。

在第二次大戰時期,希特勒兼任了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誌第三帝國。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他因此獲得了下層民眾的支持。

但在政治體製上,希特勒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由墨索裏尼領導的意大利、由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中,德國軍隊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幹涉西班牙內戰,扶持弗朗哥政權,並吞並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了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犯下了累累的罪行,給當地人民帶去了無盡的災難。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包圍下,強大的德意誌第三帝國很快陷入被動。終於,在1945年5月,納粹德國正式宣布投降。

而在八天前,希特勒就永遠的消失了。

據希特勒的隨從事後回憶。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經過激戰,終於攻占了德國國會大廈。此時希特勒的總理府已在紅軍炮火的射程之內。下午三點半,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彈房間,把手槍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前額,開槍自殺。由於希特勒開槍時用毛巾捂住了槍口,因而在門外的隨從門沒有聽到槍聲。

當隨從們聞到房間裏的火藥味時,才知道希特勒以開槍自殺。然後,希特勒的屍體被他的隨從用軍毯包上,抬到總理府的花園裏,按照希特勒的遺囑,澆上了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為了灰燼。骨灰被埋進了一個炮彈坑。

但是許多納粹黨人並不相信這段記述。其中就包括巴拉克的父親。他們一致認為,他們偉大的元首,希特勒,根本就沒有自殺。自殺隻是他叫他的隨從編造的一個謊言,他一直都還活著,而且去了一個別人永遠都到不到的地方。

那個地方,叫做亞特蘭蒂斯。

巴拉克的父親從小教導自己的孩子馬丁·巴拉克,始終告訴他有一個名叫亞特蘭蒂斯的地方,還告訴他人類最偉大的領導——希特勒已經去了那裏。

馬丁·巴拉克由此從小對希特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且慢慢開始對希特勒以及所謂的亞特蘭蒂斯大陸展開了研究。

四十年來,馬丁·巴拉克的研究從未間斷,他以他對研究的瘋狂和他強大的經濟實力,得到了無數有價值的一手資料,並發現到了一些不為世人所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