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教授說(1 / 3)

幸好平時自己沒有少做鍛煉。巴拉克一邊想,一邊繼續向裏爬。突然,他右手攀住的那塊石頭鬆脫了,他心裏一悸,雙腳一軟,整個人一下子就失去了支撐,沿著洞壁滑了下去,並且壓向了在他前麵的登山家。

兩人同時沿著洞壁滑了下去,然後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幸好掉落的高度並不算太高,最多讓他們有點軟組織損傷。

原來,這條窄小的山洞通向了山體中一個很大的內腔,也就是一個大山洞。摔在地上兩人在驚恐中抬起頭,睜開眼,眼前的東西又點燃了他們生的希望——一個足足有三層樓房高的明亮的超大洞口,就在不遠的地方。

“巴拉克先生,我們有希望了!”

兩人掙紮著,同時站了起來,忍著身上的疼痛踉踉蹌蹌地向二十幾米外的那個洞口跑去。

那大大的洞口,真的能通到下山的路麼?

佛羅裏達,馬西森教授家。

那個叫巴拉克的人有重大的嫌疑,大衛幾乎可以斷定,巴拉克就是幕後主謀——一個有錢的資本家,宗教神秘傳說的狂熱分子,以及一個請得起殺手的人。然後,大衛將整件事的脈絡講給了馬西森聽。

馬西森戴上花鏡,簡單地將翻譯手稿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馬西森合上手稿,抬頭對大衛說:“那古卷是一本諾斯替派的著作。”

“諾斯替派?”大衛覺得這對他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詞。

“對,諾斯替派。如果你想了解它的話,我就給你從頭講起。”

大衛點了點頭。

“你是基督徒嗎?”

“不,我不是,我從小就是個無神論者。”

“好的。我提這個問題是想以此來決定我的講述方式。好了,我們開始。按《聖經》的說法,我們偉大的主,耶穌,他是一個神。兩千年前,為了拯救活在愚昧中的人類,他揀選了一位猶太少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聖母瑪利亞’做了自己的母親,誕生在耶路撒冷南端的伯利恒。相傳,聖母在生耶穌前,還是個處女。耶穌隱居長大。直到30歲左右,也就是公元一世紀的30年代,他離開了隱居的納匝肋來到約旦河,公開宣講天國與他的福音。慢慢地,他在民眾中得到回應,眾多人開始接受他的宣講,並跟隨他,而他在這些跟隨他的這些人當中選了十二個作為他的使徒。他的行為以及他在民眾中的影響力,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大教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感耶穌可能撼動他們的地位,所以想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使徒猶大的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了打罵和侮辱,最後,他被釘在十字架上,痛苦地死去。在死前,他告訴自己的信徒,在三天後,他將複活。三天後,耶穌應驗了自己的話:他複活了。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在耶穌下葬三天後,按習俗,幾個女人來到耶穌的墳墓為他的身體擦香油,但當這些女人到達墳墓的時候,她們發現墳墓裏竟是空的。在那一天,耶穌又重新出現在了他的信徒身邊,讓他們看到他真的複活了,相信他是勝過死亡的真正的救世主。幾天後,他在重信徒的麵前升入天國。在他複活後,升天前,他建立了教會,並將他的一位叫彼得的使徒確立為教會的領導人,也就是首位教皇。耶穌升天後,以使徒彼得為領導人的教會努力向世人宣揚耶穌的教導,慢慢地,這個小團體發展成了今天覆蓋全球的基督教。”說完這一大段話,馬西森點了一根雪茄煙,然後向大衛提了一個問題:“耶穌在被抓之前和他的十二使徒在耶路撒冷共進的那次晚餐上,就明確地預言他將被抓並被處死,那麼你知道他為何還要去耶路撒冷舉行那‘最後的晚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