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蘭若(1 / 3)

官家最喜歡的花是蘭花,官家最心痛的女人是蘭若娘子!

每年都會有那麼一天,官家都會到上林苑的蘭園,太陽升起時進去,華燈初上時出來,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

容妃娘子所住的玉宸殿,一直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從那一天開始,官家從來沒有去過,即使要路過都會繞道走呢!

唉,事隔多年,官家還是忘不掉她啊!

——《聽裴誼講那過去的事情》

天氣很熱,門前大樹上的知了時斷時續地叫著,剛剛撒過水的路麵又開始散發著熱氣,相府守門的小廝張全正站著打瞌睡,忽聽“馬鈴”聲聲,又有客人到了。客人在門前下馬,一名四十多歲的華服老者在前,五名侍者亦步亦趨地跟著,其中一人張全是認識的,那是太上皇身邊的紅人,入內內侍省都知陳思恭。

陳思恭,怎麼到這裏來啦?

張全連忙迎上去,陳思恭剛想說話,卻被華服老者攔住了。老人和顏悅色地說道:“張相可在府中嗎?”

張全完全被老者的非凡氣度所折服,回道:“相爺昨晚看書很晚才歇息,這時候,應該起來了,正在慎獨軒讀書。”

“好,頭前帶路!”老者的口氣不容置疑,張全往日的威風不知溜到哪裏去了,乖乖地走在前麵領路。

穿廊過戶,不一刻,來到相府花園,守在門口的管家看到張全身後之人,大驚失色,跪倒在地,叩頭道:“太上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全聽到官家的話,嚇得兩腿發軟,隨著話音就跪了下去。

趙佶和氣地說道:“朕路過此地,順道進來看看。”

說罷,也不待通報,跨過月亮門,徑直往裏走。相府管家見這個陣勢,已來不及通報,隻能暗暗叫苦,小心地在後麵陪著。

前行七八丈,穿過靜靜的小樹林,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小溪在花叢中流過,花兒開得正豔,引來幾隻蝴蝶駐足流連。花海的中央,一個雅致的小亭子,亭子裏一名青衣老者,正專心致誌地看書。躺在花兒的懷抱中看書,所有疑難,是不是就會迎刃而解了?

趙佶信步走進慎獨軒,悠然道:“相公好雅興啊!”

張邦昌驀然回首,看清來人,整衣拜了下去。

行過禮,張邦昌將自己坐著的軟墊放到趙佶身邊的石凳上,請趙佶坐了,連忙吩咐上茶,並特別囑咐一句,要白茶!

兩套建窯黑盞,一隻禦賜的描金紫砂壺,張邦昌好一番忙活,親自為趙佶倒茶,道:“臣在太上皇麵前獻醜了。陛下是行家裏首,再沒有比您更明白茶的人哩!您嚐嚐這白牡丹,是否還用得?”

張邦昌這番話雖是巴結,卻也不為無因。趙佶還寫過《大觀茶論》,的確是茶道高手。

黑漆漆的茶杯內,茶水橙黃清澈,還在冒著熱氣。用鼻子輕輕一帶散發出來的香氣,隻覺得一股清香直入內腑,恁地舒爽。緩緩地吹一下熱氣,吸一小口茶汁,用舌頭兜住汁液細細品味:香味鮮醇,輕悠悠似春風拂麵,香飄飄如美人回眸,端地是好生享受。

不過,這茶的味道還是有些與眾不同。

既有雪水的輕柔,又有壽山“萬壽泉”的清冽,難道……

“茶是好茶,水更是好水呢!”趙佶讚道。

張邦昌也笑道:“太上皇真是行家,什麼都瞞不過您!這水由冬天梅花上的雪水和“萬壽泉”的泉水混合而成,臣早就預備著,準備用來向太上皇討些賞頭的,不想您一下就喝出來了。慚愧,慚愧,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