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盛事(1 / 3)

東京上元之夜,火樹銀花,歌舞升平,海內盛事,無過今夜!

茲錄官家七律一首,可證上元盛事:

五日都無一日陰,往來車馬鬧如林。

葆真行到燭初上,豐樂遊歸夜已深。

人未散,月將沉,更期明夜到而今;

歸來尚向燈前說,猶恨追遊不稱心。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轉眼之間,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這應該是靖康元年最後一次“百官大起居”了吧?

天子視朝理事共分三等:文武百官每日入文德殿,朝見天子,東西兩向並立,宰相一員押班,但叩頭、謝恩、退出而已,天子不坐朝,不議政,是謂“常朝”;宰執等重臣,每日赴垂拱殿,商討國政,是謂“常起居”;每隔五日,管事的文武官員,赴垂拱殿議政,是謂“百官大起居”。

說來,這些日子,頗不太平。

嶽飛在常德府進展順利,連番告捷,而今已經拿下辰陽縣城,也許隻需兩三月就可以平定叛亂;陳東回來將近一個月了,宋夏兩國簽訂了盟約,夏國尊大宋為天朝上國,而大宋卻要每年送給他大量的綢緞、茶葉、金銀,這就是所謂勝利後的結局。韓世忠部帝國名將劉光世叛亂,幸虧發現及時,沒有釀成大亂,卻足以成為言官、士子們的談資了。

沿邊六大總管,對護軍一事多有不滿,曲端、劉琦、王稟、吳階都有奏章上來,在外巡視的三位親王也有奏折,說的無非就是一個意思:護軍沒啥用,還淨找麻煩。趙桓給其他人的都是禦筆手劄,而偏偏給吳階的是明詔:“近聞愛卿身體不佳,西陲本苦寒之地,實非久居之所也!兩位如夫人為將軍生下兩女,將軍可知否?為國為家,朕有意調愛卿回京任職,愛卿意下如何?”

不過十天,吳階自駐節之地蘭州發來回信:“臣的身體一直很好,哪個王八蛋說臣的壞話?求陛下萬不要聽信那些奸臣的話,臣在這裏還有事情沒做,夏人撤下去了倒是不假,不是還有那樣一句話,叫居安思危嘛!臣沒別的本事,隻想為陛下守護邊境,夏人如果還敢來,臣一定扒光他們的褲子,讓他們好看!臣的女人沒本事,隻會生丫頭片子,臣一想就有氣呢!近來,護軍與兄弟們處得象一家人一樣,請陛下放心。前幾天,吳璘頂撞上護軍,尥蹶子,臣還踢了他的屁股。臣又殺了一頭老虎,虎骨、虎皮獻給陛下,嗬嗬,臣把肉都吃了!……”

洋洋灑灑兩千餘言,這個吳階真長進了。

吳階實在是個聰明人啊!他是第一個把家眷送進京城的,其他大總管隻得照著做;做了錯事,從不隱諱,一是一二是二,光明磊落。聽說,前腳把兩位如夫人送來,這家夥後腳又弄了個漂亮女人,還真是不可一日無女人啊!好色,也算不上什麼大毛病,他還能把蘭若送進京城,獻給君王,這就是聰明人辦的事。

掃了吳階的威風,其他大總管也老實了許多。這些人,平時不敲打敲打還真不成!

“臣陳東起奏陛下,臣有本上奏!”尚書省給事中陳東出班跪倒,雙手高高地將奏折呈過頭頂。

內侍將奏折呈上來,趙桓展開觀瞧,問道:“愛卿欲奏何事?嗬嗬,寫的還真不少啊!”

陳東道:“臣奏兩湖製置使、駙馬都尉嶽飛,殺俘不祥;奏河北西路大總管韓世忠督責不利,致有叛亂;奏陛下處置劉光世一家,過於寬縱,有虧聖人之明。”

“臣有本!”

“臣有本!”

幾十名官員先後跪倒,呈上本章!

趙桓把奏折合上,重重地拍在龍案上,道:“一個個說!”

有的奏吳階部下呼喊萬歲一事;有的奏嶽飛不該接定國劍之事;有的奏官家熱衷祥瑞,州縣官員為迎合聖意,欺罔君上。一個個聽完,趙桓簡單歸納了一下:大多是衝著他信任的軍事將領來的,歸根結底,是衝著軍事變革來的。這些人,看著軍人地位上升,揚眉吐氣,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上折子出出怨氣,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這麼多人同時上書,有沒有事先串連?有沒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如果有,到底是誰?

“諸位卿家用意,朕大概清楚了,朕也來說一說。”趙桓停止腰板,掃視全場,說道,“自朕登基以來,軍政方麵,稍有更張,相信諸位卿家都已經看在眼裏。那麼,朕為什麼要這樣做,爾等想過沒有?”

稍微停頓一下,趙桓接著說道:“我大宋自從立國以來,優待士大夫,華夏五千年來,曆朝曆代,在這一點上,哪個都比不過本朝。爾等捫心自問,是也不是?”

“正是如此,吾皇聖明!”群臣在宰執的帶領下,回應著官家的話。

趙桓起身,在丹墀上來回踱了兩步,道:“正因為實行這樣的國策,國泰民安,我華夏民族建立了超邁萬世的輝煌成就。現在國家每年歲入,是唐朝的四五倍,百姓安居樂業,生活非前朝可比,這一點,朕從未忘記!”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

“但是,現在的國家也到了必須有所更張的時候!”趙桓話鋒一轉,“每年收的穀物錢糧不少,可是,十之六七都消耗在軍事方麵的費用之上,再除去各級官員的俸祿,每年都是入不敷出。去年歲末,金兵打到了京城;今年三四月間,就連小小的西夏也敢分路進犯?爾等說一說,這樣的情況,不改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