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變革(二)(1 / 2)

趙桓繼位以來,伏闕上書時有發生,一直都是以寬容的態度來對待的,前期上書的陳東、歐陽澈還升了官,已經成為名滿天下的人物。陳東獲罪,流放泉州,而今已經赦回,隨康王趙構治河;歐陽澈更不用說,出使西遼,九死一生,曆時四載,國人比之大漢張騫,名望還在各別宰執之上!

縱觀曆史的進程,中國的發展,在大宋一朝才出現難得的民主氣氛:朝堂上,國家優待士大夫,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禁伏闕上書,不以言治罪,士大夫秉持“儒者報國,以言為先”,“左右天子為大忠”的精神,慷慨論國事,導致國家喪敗的諸多因素——女主擅權、宦官參政、武人亂國、宗室之禍,被有效遏製,國家安定,無傾覆之虞,這些都是好的。身為皇帝,這些道理自是明白!

主政以來,為了富國強兵,損害了一部分讀書人的利益,趙桓也是清楚的!

然而,伏闕上書也實在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處理起來需要格外慎重,趙桓不想扼殺這些民主的因子,卻也不能因為縱容而壞了國事!

心裏想著事情,忽聽前方人聲嘈雜,抬眼望去,已經出了宣德門,廣場到了。

好家夥,還真熱鬧啊!

官員們分為三部分,涇渭分明:一部分是擁護李綱的,一部分是反對李綱的,最後一群是觀望的!士兵們早已將現場局勢控製住了,官員們的狼狽相一目了然!這個衣服破了,那個帽子掉了;有的鼻子流血,有的滿臉烏黑,最離譜的一人,伏地大哭,不知是哭對方下手太狠,還是恨自己無能!

趙桓想笑,就是想笑,忍得辛苦,索性不忍,笑道:“一幹文臣,身懷俠肝義膽,一怒出劍,流血七步,尚武若此,朕心甚慰甚慰!”

群臣忽地跪下,外圈的學生們隨同下跪,廣場上的每一個人都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陛下,臣奏李綱輕言誤國、排斥異己、獨斷專權等十事!”

“臣奏張邦昌交通串連、寬縱家人、欺君罔上諸般二十事!”

“陛下,他打臣!”

“陛下,您看,臣都流血了!”

“臣冤枉啊,陛下!”

趙桓收起笑容,冷漠地望著眼前的群臣,不置一言!

何栗陡然喝道:“肅靜,堂堂朝廷官員,當街鬥毆,成何體統?朝廷的臉麵何存?爾等天良何在?”

場中頓時靜下來,官員們都知道自己闖禍了,等著官家聖訓!

趙桓坐在金根車上,道:“爾等為國事,伏闕上書,朕不怪罪;爾等意氣用事,大庭廣眾之下,做出這等事來,朝廷顏麵無存,朕就不能不理!”

冷冷地掃視全場,再道:“有話對朕說,有的是法子,難道一定要伏闕上書?爾等捫心自問,有沒有邀名逐利的心,有沒有置對方於死地的心,又有沒有廣造輿論,左右天子的心?存了這份心思,朕就容不得你,朕也不要這樣的臣子!”

“傳旨,凡是參與鬥毆的官員,一體流放琉求;其他人,降三級留用!”

晴天霹靂,官家的處分太重了些吧?

其中,有許多官員,都是張邦昌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張邦昌不能坐視不理,上前奏道:“陛下,念他們赤心在懷,還請陛下從輕發落!”

觀望的許多官員亦跪下求情,趙桓道:“相公為爾等求情,朕就暫時赦了你們:鬥毆的官員,閉門思過,等待朝廷處置!”

官員們總算保住了烏紗帽,再沒有鬧下去的勇氣,領旨謝恩,退下!

忽然,一人排眾而出,抗聲道:“臣沈正聲,奏陛下重武輕文、變更祖製、好大喜功、宮闈不修、田獵無度等十三事!”

哼,罪名倒是不少!

趙桓麵色鐵青,沉聲道:“呈上來!汝現居何職?”

沈正聲五短身材,又短又粗的脖子上頂著一個碩大的腦殼,小眼睛,大嘴叉,塌鼻梁,黑紫色的皮膚,下頜處掛著稀疏的胡子,一身半新的深青官服,上麵打著補丁,真是一名醜鬼!

“中書省吏房主事!”聲音也難聽,甕聲甕氣,聽起來非常不舒服!

“爾有何本事,如何做的官?”

沈正聲道:“臣本是上科二榜進士,照例入翰林院供職,執政趙鼎恐臣麵貌醜陋,驚了聖駕,就打發到中書省做了一名主事!”

嗯,麵貌雖醜,或者有真本事也說不定的!

展開折子觀瞧,趙桓越看越,終於怒不可遏,將折子摔在地上,吼道:“來人,將狂徒沈正聲叉出去,交,交,交……滾回家去,等候處分!”

兩名班直衝上來,架起沈正聲,向外就走。沈正聲兀自喊道:“陛下,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請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