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浚、韓世忠臉上的笑容,趙桓知道肯定有好消息了,不由得問道:“燕京有消息了?”
兩人上前見禮,起來落座,張浚率先說道:“我軍從初十日開始,包打燕京,十四日,張憲率五千軍隊從密道進城,裏應外合,一舉拿下燕京。當日卯時左右,宗固在順州城外的溫諭河穀,遭到李顯忠的阻擊,被部下所殺。燕京可以算是完完整整地拿下來了。”
趙桓進入北京大名府以來,每天都在等待著前方傳過來的軍報,這是他最關注的事情,也是最大的樂趣所在。一直盼望的東西一旦擺在麵前,馬上就產生了新的奢望:“部隊損失大不大?燕京周邊府縣情形如何?”
韓世忠的臉上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捎帶著臉上的那道傷疤都顯得可愛多了:“前幾日種無傷也奏過的,押剌伊爾率領本部人馬自飛狐城躍過紫荊嶺,出擊易州,本是興之所至的一次軍事佯動,卻收到了奇效。易州守將率軍投誠,押剌伊爾揮師北上,在燕京城的西北部繞了一個大圈,除居庸關守敵還在負隅頑抗,其它的地方都已經納入我天朝版圖。目前,嶽飛以一部北上,在檀州古北口與金軍援兵對恃,再分兵攻擊東部府縣,已經有人開始與嶽飛聯絡投誠事宜,相信用不了幾天,東部就可以全都拿下來。”
趙桓連忙起身,在地圖上尋找古北口的位置,急忙問道:“金國援兵到的好快啊,何人統軍,兵力多少?”
“據可靠情報,金國發動了全國動員令,宗磐親自督軍救援大同府,宗弼則率領兩萬先頭部隊增援燕京。宗弼的實力每天都在增加,女真人拿起弓騎上馬就可以變成一名合格的戰士,看起來北部還會有一場惡仗。”張浚曾經出任樞密副使,對軍事並不陌生,似乎比趙桓還要在行一些。
趙桓皺緊眉頭,再問:“你們估計,金國最後能動員多少人馬?”
“燕京方向,至少要十五萬到二十萬才能與嶽飛抗衡;大同府方向,至少要十萬。金國全國人口八百萬,女真各部隻占三分之一,其他各族應該不會一心一意幫助女真人,他們也要防備老窩被端,中京、東京、上京三地都要留下必要的人馬防守,這是他們所能動員的極限了。”韓世忠站在地圖前,冷靜地分析戰場態勢。
“二十萬對二十萬,嶽飛的兵力是不是不太充足,是否需要增兵?”
韓世忠道:“金國倉促之間組成的軍隊,戰鬥力根本不能與我軍的一線軍團相比,嶽飛下一步的職責就是守住新占領土,令金兵無功而返。防守戰中,我軍的火器可以充分發揮威力,戰局的主動權已經牢牢地握在我軍手中,請陛下不必憂慮。想必無論是宗磐還是宗弼都知道,燕京對於金國的重要性。失去了燕京,金國再沒有與大宋爭奪天下的實力,我軍則進可攻退可守,完全處於主動地位。所以,金國傾國來攻,人人抱著必死的決心,而我軍新勝不免懈怠,士氣上要差許多;嶽飛手下以步兵為主,騎兵實力稍顯薄弱。女真人即使戰局不利,選擇退卻,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實力進行追擊,進而擴大戰果。”
騎兵,趙桓手裏還有一隻最強的力量沒有動,就是虎賁軍團。目前,虎賁軍團一分為二,一半留在京城,一半來了大名府。這幾天,王德沉著臉不說話,簡直就像一個啞巴;鄭七郎、嶽雲在校場上殺的不可開交,嘴上不說,心裏憋悶,再不活動活動,都要瘋了。登基之初,擔心的是軍人太文弱太精致,沒有軍人必須具備的虎威;現在呢,一聽打仗樂得“嗷嗷”叫,輪不到自己,氣得直罵娘,在愛將中間搞平衡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啊!既然是老虎,隻用來守家就太可惜了,還是應該放出去咬人的。
想到這裏,趙桓心中有了計較,坐回龍椅之上,隨便地說道:“把京城的一萬虎賁也調過來,如何?”
韓、張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不可,萬萬不可。”
趙桓“噗嗤”一聲,被他們著急的樣子逗笑了:“身為執政就要有執政的氣度,你們哪!你們的意思是,不可將京城的虎賁調上前線,還是朕去不得燕京?”
韓世忠起身說道:“當年大戰統軍川,陛下脫離大隊,陷入至危之境,如果不是祖宗有靈,萬民有福,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陛下是在拿江山社稷,拿中華的千秋大業做賭注啊!陛下絕不能到燕京去,臣萬死不敢奉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