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第一次失敗(1 / 2)

二姐幫我找了她的大姑姐幫助我帶孩子,全天製的,孩子就住在她的家裏。然後我回到我父母家裏住。

我們把孩子送過去的那一天是個下雨天。說是雨,其實就是一些小冰晶,落到臉上,身上就化了。三四級的北風吹著。天氣陰冷的很。我們到了大姐家裏的時候,她出去打麻將了。因為下雨,天那麼冷,孩子又那麼小,她以為不會來了。可是我們已經跟房東定了那個日子,那女人整天陰沉著一張臉,我們也就不願意在她麵前再低三下四的哀求她再多住上一天了。就這樣臨走的時候,她還是要二姐背著我留下了一塊錢,壓在了她家的炕革底下。

那天,寶寶一見到大姑就笑了。大姐把孩子抱了過去,他也沒有哭鬧。這倒讓我的心理舒服了很多。

害怕孩子因為剛剛離開我而晚上哭鬧,那天晚上我就住在了大姐的家裏,幫助她和孩子之間建立感情。許是這樣的孩子,天生他似乎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媽媽的不容易,他很接受大姑,很快和大姑熟悉起來,一見到大姑就笑,他這一笑,大姑的心就酥了,就喜歡他。

那天晚上我哄著他的時候就對他說:“媽媽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一定不要因為想媽媽而哭鬧,那樣你就是在折磨自己,要是你哭鬧的凶了,大姑就會不喜歡你了!大姑要是不接受你,你暫時就沒有地方去了。”

他似乎很能‘聽懂’我的話,我第二天走的時候他也沒有哭。還懂事伸出小手和媽媽白白!

一路上滿腦子裏都是孩子!我一想到孩子晚上要是見不到我,他會哭!我的眼淚就再也止不住了!望著眼前車輛穿行而過的馬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裏?手工活又失敗了,這條路到底能不能走的通?我接這個活之前,中介公司介紹我去了撫順看一個做手工布藝的人,人家也是掙到錢的了,還有我做臉譜的那個老板,人家也是掙到錢了,為什麼我就是一次次的失敗呢?這種做手工活掙錢的竅門到底在哪裏?我究竟怎樣做菜能夠賺到錢呢?

我一直希望能夠把孩子抱回家裏去,白天我出去跑事情,讓母親給我帶著孩子,晚上的時候,我就可以自己帶著孩子了。我晚上的時候能夠看到他,我這心裏也踏實,孩子也開心,而且還能夠省下一筆開支。但是父親那一關是過不去的,我試圖找了幾個親戚讓他們和父親說說,希望能讓孩子進家門。

但是沒有人敢去和父親說這件事情!

擦幹了眼淚,一切還要繼續!

我接下來要去縣城給孩子買一些奶粉,因為幾天來我一直在忙著手工活和搬家的事情,孩子的奶粉已經快沒有了我也不知道。

計劃第二天就要去一趟沈陽,看看這手工活的事情到底怎麼樣?我決定先回趟家看看父親什麼狀況,他知道了這個事情了沒有?他最近情緒怎樣?我如果想讓孩子進家門必須要經過他同意,從哪裏下手會更好一些?

在我們這個家族中,父親是一個有著絕對權威的人。在這個家族中,似乎大事小事都要征求父親的意見,他不點頭的事情沒有人敢去做。

我們的家族有點特殊,也許正是這種特殊注定了父親的至高無上的權威。爺爺膝下就隻有三個兒子。父親是最小的。父親讀過書,在那個時代,父親是我們當地為數不多的讀書人之一。畢業之後,他就一直在外麵做事。

我的大娘早早就過世了,留下三個孩子,後來大伯到縣城裏找了個後妻,就等於扔下了這個家走了。幾個孩子就由我爺爺奶奶和父母幫忙照顧,後來奶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自殺了。幾個孩子就把我父母當成依靠,直到他們能夠獨立。我二伯也去世很早,一共留下五個孩子,二伯去世的時候,最大的孩子才十來歲,最小的還不到一周歲。二大娘有大脖根病和膽結石病,不能幹重活。她就帶著五個孩子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是滿族人,正黃旗,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是正黃旗。我母親和我二大娘是姑姑和侄女的關係,母親是侄女,二大娘是姑姑。母親是個賢惠能幹的女人,她生了四個孩子,我是最小的。生完我之後,為了養活九個孩子,還要照顧那三個稍大一些的孩子,母親滿月之後就要到生產隊裏去上班,掙工分。那個時候的家是有分工的,二大娘在家裏做飯,養點豬雞鴨鵝的,母親則要按時到生產隊裏上班,負責家裏的體力活,挑水,砍柴等,另外母親的針線活做的很好,而二大娘卻做不了這個,於是母親上班之餘還要負責十幾個孩子的做衣服,做鞋子,那個年代沒有買的,這些孩子一茬棉鞋,棉衣,一茬單鞋,單衣,都要母親一針一線在燈下做出來的。父親挑起的是一個十幾口大家的大梁,但是父親那個時候很好,很有能力,盡管孩子這麼多,我們過著的都是那個時代的小康生活,沒有像那個年代有些人家的孩子挨餓啊,受凍啊!我們過的倒是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