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結束,林微率先鼓起掌來,臉上的笑容也是洋溢著幸福的痕跡。“林一凡同學這首《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感情豐富細膩,有如歌般的優美旋律,洋溢著幸福歡樂的情緒。在1806年,樂聖,也就是柴可夫斯基,來到匈牙利,不久與丹萊莎相愛並訂了婚。在這種幸福的背景下,寫出了如此優美的曲子。演繹的不錯,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一絲幸福。”林一凡微笑著說了謝謝,緩緩走向自己的座位,目光有些深沉的看了一眼夜涼,夜涼微微一笑向他致意。
到夜涼的時候,夜涼起身歉意的看著林微,“林老師,很抱歉,我沒有帶琴……”話還沒有結束,一架小提琴便出現在眼前,轉頭看到林一凡笑眯眯的臉,“用我的吧。”夜涼沒法,隻好輕輕接過,朝林一凡點點頭表示感謝,走到講台轉身,把小提琴放到肩上,用尖削的下巴輕輕夾著小提琴,閉上眼睛,當琴弓與琴弦產生摩擦發出聲音時,夜涼的氣場仿佛變了,好像進入了一個隻屬於她的環境,周圍的一切事物仿佛都被隔絕,唯有她專心的奏琴。
林一凡仔細一聽,原來是德國貝多芬所作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評論家雷列施塔普形容它“如同瑞士盧塞恩湖月光照耀下蕩漾的水波”,琴聲緩緩瀉出,一片寧靜,仿佛能夠洗滌心靈,清澈無痕,所有人都很安靜,閉眼陶醉在音樂當中,夜涼指骨分明的手指輕輕按著琴弦,絲絲誘人沉睡的琴音仿佛從手指溢出。林一凡覺得自己正站在盧塞恩湖的湖邊,看著冷淡的月光撒在湖麵上,撒在身上,帶著絲絲清涼,一陣微風拂來,吹皺了平靜如波的湖麵,吹散了心中的陰霾。直至一曲結束,還沒有人從裏麵清醒過來,仿佛是沒有人願意打破這一刻難得的寧靜……
直到下課鈴聲響起,許多人才如夢初醒,此時夜涼已經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了,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是夢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