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將晚,李慕仙主仆在林中鑽了半日,二人又餓又怕,疲累欲死,眼見四周昏黑心中更是焦急。正狼狽間,李安忽地向前一指,道:“少爺,您瞧!”李慕仙順著他手指看去,隻見遠處一點火光,喜道:“咱們借宿去。”
當下兩人向前行去,沒走幾步,李慕仙忽道:“倘若那是賊窟,咱們豈不是自投死路麼?”李安嚇了一跳,顫聲道:“那麼咱別了吧。”李慕仙眼見林中愈來愈黑,想了想道:“先悄悄過去瞧一瞧。”於是二人躡足向那火光處走去。
行到臨近,見是一圈籬笆圍著的兩間茅屋。李慕仙正想往裏窺探,忽然一隻狗大聲吠叫起來,兩人毫無防備,被嚇了一跳,幸好有籬笆所阻那狗隻是在院中亂叫,並沒撲出院來。這時院中有人開聲問道:“外邊是誰?”話音剛落,柴扉開啟,一個村婦走了出來,手中舉了一盞油燈。
李慕仙忙上前拱手見禮,道:“大嫂您好!我們是過路的客人,錯過了宿頭,想在府上借宿一晚。”那村婦打量他們二人幾眼,道:“請進來吧。”
三人進了院子,村婦將黃狗驅走,引著二人向一間茅屋走去。這時西屋內一人問道:“山花,外邊是誰?沒甚麼事吧?”那村婦道:“媽媽,是兩個借宿的小哥。”那人哦了一聲,再沒言聲。茅屋中隻有一張土床,桌椅俱無。那村婦拿出幾個粗糧餅子饗客,又燒了一壺開水給他們喝,主仆兩個沒口子的道謝。
李慕仙吃了個餅子,問道:“大嫂,不知從這裏到張家營子還有多遠?”那村婦正將抱來的稻草鋪在土床之上,聽得李慕仙之話,笑道:“哎呦,這冤枉路你們可是走岔的遠了。”李慕仙吃了一驚,忙問為何?那村婦笑著說了。原來這地方名叫青鬆嶺,已入嵩山山區,而那張家營子卻在西邊的山麓,二人在林中慌張張的趕路也沒辨明方向,不想卻是走岔了路。
李慕仙心中叫苦,可也無甚好法。當下又謝那村婦幾下,從懷中掏出幾錢散碎銀子以做酬謝。那村婦初時不收,後來兩下裏推讓幾回,這才收了銀子。二人又閑聊幾句,那村婦向他們道了聲乏,提著油燈自去了。
二人辛苦半日,李安脫鞋上床倒頭便睡,李慕仙坐在床沿,悶悶不樂,憶起一路來的所見所聞,心想:“爹爹常說人心皆善,可這一路來所見多是持強淩弱之事。這亂世何時能完?何時才能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啊?”想到此處,不由歎了口氣,轉念又想起老父在家中高臥病榻,自己的叔叔客死異地,心中悲傷不已,潸然淚下。李安聽得哭聲,忙起身相勸,可沒勸幾下,自己反倒也哭了起來。直到隔屋村婦尋問是否有事,兩人悲聲方止。李慕仙回說無事後,二人這才相繼合衣倒下睡了。
朦朧間,李慕仙仿佛見到鄰人奔來相告其父病重已死,心中大驚,忙向家中奔去。剛至家門,忽見白日裏碰到的盜賊從自家門內跑出,揮刀迎麵砍來。李慕仙側頭躲過,隻聽骨碌一聲,腳邊滾來一物,低頭瞧去,卻見是李安的腦袋在地下亂轉,心中更驚。這時耳邊‘轟隆’一聲巨響,李慕仙‘啊’的一聲大叫,驚醒過來,微光中見到李安在自己身旁酣睡,才知原來是夢。耳聽屋外隆隆雷聲遠去,沙沙水聲不斷,不知何時竟已下起雨來。抹了下額間冷汗,才感心神稍定。忽又聽見門外犬吠大作,跟著有人怒喝叫罵,蓬蓬蓬的猛力拍起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