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戰爭變成地球和火星互相毀滅,唯一的保證就是對方能做同樣的事。
換言之如果共和要把帝國打敗,而且用的是直接攻擊地球上的都市這個滅絕人性的法子,他沒有任何法子阻止帝國做同樣的事情。
如果帝國和共和是如此,木聯的狀況隻有更糟。大部分木聯殖民地的維生係統都太脆弱,根本抵受不了一、兩支艦隊的炮擊,之後這支艦隊還可以在充分散熱隱形後從容離開。講難聽點,就算因為月麵基地陷落甚或其他所有要塞都陷落,帝國對共和無條件投降,甚至帝國就這麽滅亡,木聯還是經受不了帝國殘餘部隊的怒火。
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這麼一支240艘的巨大演習艦隊。在什麼都沒有的宇宙虛空中,逃跑很容易。如果木聯沒辦法串通足夠的共和艦隊一舉把這支帝國艦隊殲滅,隻消逃掉一小半,木聯會死很多人。木聯絕對不敢冒這個險。
或者木聯當然也可以隻是引共和艦隊來竊取蘭斯洛特,這樣一來帝國會失去報複非武裝殖民地的正當性;但這支艦隊卻足以藉追究木聯的「失信」進駐加拉哈德,然後再慢慢調查或製造一些木聯和共和勾結的證據。結果木聯還是得倒楣;而第一艦隊雖付出些許代價、但還是照預定得到了加拉哈德。
這樣的結果,反賣要塞派係雖不滿意但是能勉強接受,如果真的演變成那麽糟的局麵,以維奧拉將軍為首的親木聯派要負全部的責任。而蘭斯洛特--如果共和最終敗給帝國,這蘭斯洛特,他們拿下來也是保不住的。
反過來說,如果帝國敗給共和,第一艦隊就算勉強在那之前勉強保住了蘭斯洛特,結果也還是一樣會失去……當然這種喪氣話大家心裏知道,嘴上是不會說的。
羅伊歎了口氣,手指在屏幕上滑動幾下,做開戰前最終檢查。程序都沒問題吧?
不一會兒,刺耳的警報聲劃破了籠罩艦橋靜幕,代理艦長匆匆調整著帽子走進來,走路的姿勢因為是靠鞋底的磁鐵吸地而難免有些怪異。在艦長位置坐定後,回頭看了聯合艦隊司令一眼,見羅伊沒有任何表示,隻好回到自己的工作上:「報告狀況!」
「艦隊司令、中隊司令都發來了移動指示!」掌舵官插嘴。
「說多少次了,沒有特殊狀況,請示前先給我動起來!動、動、動,給我動起來!」艦長大罵道。
是。
這樣的情境不管看多少次,還是在艦橋重複。
大艦隊戰鬥是很複雜的。
一個中隊司令指揮六支艦隊(以前是大隊,指揮12支艦隊),每支艦隊的司令要指揮六~八艘艦艇(以前甚至可能多到12艘;潛艇不和艦隊成陣型)。
如果他這個聯合艦隊司令還要胡亂下令,就變成三份移動指示;如果乘坐的是炮艦還要進行迴避運動間協調炮擊,那就變成四份移動指示,如果艦長自己有第一線判斷就是五份。
因此不是絕對必要的命令完全是在添亂。
明明所有的聯合艦隊司令和中隊、大隊司令都是坐在艦橋裏,都看得見艦長,為什麼會對這麼顯的前提視而不見?真希望這些白目,偶而把視線從全局立體投影圖上移開啊。
於是五分鍾後,羅伊才發出了第一條指示,而且是靜靜的手寫發出,直接發給三個中隊司令,完全沒有驚動艦長。指示的內容也相當空泛,隻叫他們注意和彼此的協調行動而已。
……95分鍾之後,作戰全部結束。
代理艦長累攤在椅子上鬆口氣,揭開帽子稍微操了下汗。雖然艦內空調良好。
艦長在哪?艦長還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