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遠古墓葬(2 / 2)

當白羽跳下纜車,踏上峰頂的地麵,不由得鬆了口氣。此時放眼周峰,天空地闊,莽莽群山盡在腳下。收回目光,觀察峰頂的情況,平曠的四周,中央赫然是一間巨大的石屋,由大塊青石堆砌而成一個近似金字塔的形狀,塔屋前樹立著一塊天然蠻石,形狀和色澤與周圍山石截然不同,看樣子又不似墓碑。

“這是古墓葬嗎?”白羽心裏有些疑惑,因為先前所見的墓葬建築墓碑皆埋於墓前地麵深處,墓室則為碎石鋪砌、形成微微高出地麵的丘隆。

“這可能是一個異型古墓”白羽一邊根據經驗判斷,一邊準備好照相機。當走近金字塔樣的石屋前,果然看見那塊天然蠻石上有石刻文字。白羽仔細觀閱,發現蠻石上部是幾個大字,文字顯然頗為古怪,但是白羽卻不陌生,因為這幾個字與先前發現的碑文屬於同一語種。白羽隨口把這幾個字翻譯出來,竟然是“盤古開天創世”,心裏不由得一動。

沒有急著照相記錄,白羽接著往下看,居然發現下麵是一段小字體的古漢語文字,全文如下:“天氣蒙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裏,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這不是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傳說嗎?這裏三十萬年前的古墓和盤古開天能有什麼關聯?而且為什麼這段文字竟然包含兩種不同的語言?更為奇怪的是下麵這段文字居然是古漢語,而這種成熟的古漢語最遠也隻能追溯到兩三千年前的商周時期,怎麼會出現在這塊人跡難至的遠古蠻石上”白羽疑竇叢生,種種謎團難以索解。再次仔細端詳蠻石下部這段石刻文字,他突然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那瘦削的字體卻柔和到了極處,這種字跡好像在那裏見過。對了,這種字跡的間架結構很像先秦的一位聖人的筆體,白羽終於認出來了。這位聖人就是列禦寇,人們稱他為列子,是戰國早期的一位思想家,他潛心,修道,成就極高,位列先秦道家三聖之一,傳說中可以禦風而行。白羽曾經研究過很多有關列子的帛書竹簡文物,接觸過不少列子的真跡,對他的字體印象很深。

“難道這段文字真的是列子刻上去的”白羽試著推斷,“如果這裏的遠古墓葬真的跟盤古開天有關,那麼蠻石上部那幾個大的古怪文字應該是三十萬年前的古墓碑文,而兩千多年前列子‘乘風遊八荒’時,來到此處,有感於斯,因而留下這段石刻,或者……”當然,這隻是白羽的推斷,僅僅根據一段筆體相似的字跡,還不能得出定論。

白羽暫時放棄了推斷,繞過天然蠻石,觀察墓屋的情況,赫然發現這座異型古墓的石門居然是敞開的,向下露出一條幽暗的墓道。墓門墓道皆十分寬大,白羽不用弓著身子就可以走進去,借著初升朝陽的微光,隱約可見墓道盡頭通一間石室。白羽打開隨身攜帶的探照燈,走了幾步,果然進入一間寬大的長方形石室。石室中央陳放一口大石槨,卻並無槨蓋,槨後不遠處高高矗立一座畫像石。白羽開大了探照燈的亮度,仔細觀察石上的畫像,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人形圖像,人像左側是幾個古怪的遠古文字,與墓外蠻石上的怪字是同一種文字。白羽把它翻譯過來,竟然是“盤古神”三個字。

“難道這個畫像是盤古的神像?這與近代考古發掘得到的盤古神像相差太大了!”白羽十分疑惑,因為民間流傳和考古發掘的盤古神像是盤古懷抱伏羲女媧的畫像,與這個神像頗為不同。但這裏是三十萬年前的遠古墓葬,如果這個畫像真的是盤古神,那麼這座古墓應該就是盤古墓,即傳說中的的“盤古開天處”了。想到這裏,白羽心裏一陣興奮,這可是考古界石破經天的重大發現啊!

正在這時,白羽耳邊忽然傳來一陣轟隆隆的巨響,這聲音有如重車壓過,又似雷鳴炮響,狂風巨作,中間還夾雜著獅吼虎叫、大樹折斷的響聲。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白羽立刻感到腳下的地板猛烈的晃動起來,緊接著就被掀翻在地。幾乎同時,白羽感到頭後部猛然一痛,好像受到了重物的劇烈撞擊,隨即意識一片空白,陷入了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