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新帝登基繼位(1 / 2)

此時南匈奴王遣子入質,建武帝下詔賜予藩屬國官帽,腰帶,印璽,車馬,金帛,武器。

以及平時使用的日常物品,命令河東郡太守撥出兩千五萬斛糧食,還有牲畜牛羊三萬六千頭送到南匈奴國。

並且賞賜南匈奴王和王後以及左右賢王,還有那些匈奴朝臣們顏色絲綢萬匹。

隻要誠心歸附大漢王朝每年都是這樣,這樣一來,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北地郡,定襄郡,雁門郡上穀郡,代郡。

這八個郡流亡在外的老百姓們全部都回到了本郡,而且還派出謁者帶領著那些被赦免了刑徒前往邊境修築城牆堡壘。

那些已經投降給南匈奴的三千北匈奴騎兵偷偷返回本部落,北匈奴王知道這個消息後馬上派兵追趕。

結果被全部俘獲,南匈奴王也出兵抵抗導致頻頻受阻,當建武帝知道這個情況後讓其先移居到河西郡美稷縣。(今內蒙古準格爾旗納林鄉)

並讓段彬和王鬱留在河西郡駐兵,這個舉動讓北匈奴王感到優懼,送回中原邊境居民。

每當被匈奴經過中原邊境的時候都聲稱隻是來討伐南匈奴,不敢傷害中原王朝邊境居民。

公元51年,建武二十七年

建武帝下詔將三公的大司徒和大司空去除大字,改由大司馬為太尉,任命趙憙擔任太尉。

就在這個時候北匈奴王遣派使者前往武威郡乞求和親,這個消息上報給朝廷後建武帝便讓眾位公卿大臣商議。

此刻朝廷上麵討論不休,各持不同的意見,皇太子劉莊說了一句話,卻讓場麵安靜了下來。

兩手作揖道:“北匈奴之所以歸順我大漢朝,是因為他們形勢比較孤弱,所以才提出和親,我們未能出兵攻打北匈奴反而和他們交好,南匈奴王要是知道後恐怕會有別的心思,到時候北匈奴也不會來歸順。”

這時朗陵侯臧宮和楊虛侯馬武同時說:“陛下,北匈奴發生了疫病,大多數牲畜都已經死亡,且時常發生旱災蝗災,我們應該趁此機會出兵北匈奴。”

建武帝卻說:“至於出兵攻打北匈奴的事情還是先緩一緩,畢竟出鏡打仗將士們肯定會有傷亡,再一個就是,北匈奴騎兵很強悍,盡量使用和平政策讓其屈服。”

臧宮和馬武見此隻好作罷,就在這個時侯傣泰族的祖先哀牢國國王率領兩千七百七十戶族人。

人口總共是一萬起千六百五十九人前往越雋郡,向太守鄭鴻提出歸附。

鄭鴻也不敢擅自做主,上書給中央朝廷,建武帝得知這個情況後下達詔書冊封哀牢王為君長。

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正月

下詔改封魯王劉興為北海王,將魯國納入東海國管轄,這個時候傳來一個消息。

那就是沛太後郭聖通在鬱鬱寡歡中病逝了,建武帝得到這個消息後將郭聖通葬在洛陽北邊的北邙山,稱之為北陵。

命令東海王留劉疆,沛王劉輔,楚王劉英,濟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前往封國。

建武帝在朝堂上麵詢問百官誰可以做皇太子的師傅?眾臣說:“執金吾原鹿侯國舅陰識可以任皇太子師傅。”

這時博士張佚名站出來手持笏板直言道:“陛下,挑選皇太子的師傅可萬萬不能馬虎,陛下百年之後是要成為皇帝的,皇太子師傅可是禮儀政事,所以請陛下為江山社稷著想,三思而後行。”

建武帝說:“朕所以所以設立太子太傅的機構,是為了培養儲君的能力,至於太子太傅的人選就來讓你當吧!”

張佚跪下叩頭道:“臣多謝陛下,信任,一定會好好輔佐皇太子,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緊接著又任命另一名博士桓榮擔任太子少傅,並且賞賜帷蓋馬車,這個時候的北匈奴派遣石使者進貢馬匹和本民族的皮衣。

並再次請求能與中原王朝和親,建武帝隨即讓三公大臣商議,又是一場喧囂的討論會。

這時班彪站出來手持笏板說:“孝宣皇帝曾經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匈奴人天性狡詐,北匈奴王見到南匈奴王歸順我朝。”

“他們害怕會受到損失,所以五次三番的提出和親,最近與大漢朝進行貿易活動,並且還派來幾位身份比較高的匈奴藩王進貢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