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佛門子弟,最喜歡搞那些虛偽的一套。
這一套,太乙天尊正好也很擅長。
因此,他很有信心。
太乙真人張口笑著對唐僧,說道,“聖僧,你乃佛家中人,本尊乃是救苦救難大天尊,想必我們之間,有很多話題。”
唐僧眼睛一亮,說道,“施主說的對,貧僧最喜歡跟人講道理了,難道施主要跟貧僧講道理?”
太乙真人笑著說道,“聖僧,不知對此有何看法?萬事萬物,自有一線生機,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這個道理?”
“本尊雖讚同這位小友的做法,但是卻覺得這位小友殺性太重,其實很多時候,萬事留一線,事後好相見。”
“就算造就殺孽,也要給人跡回頭是岸的機會,是不是?”
孫澤鄙視的看著太乙真人,這老小子不厚道啊!
剛才一套,現在又是一套。
他也想看看唐僧的看法,若是這唐僧真那麼迂腐,那還玩毛啊!
其實這擔心是完全多餘的。
金蟬子輪回十世,被如來佛祖算計了十世,現在唐僧已經知道了實情,真的就對他沒有一點影響嗎?
不然,唐僧雖沒有被孫澤度成魔,但也差不多了。
他仍舊修佛,仍舊善良,但是性格隻中卻多了幾分灑脫,其實這份灑脫,在他還是金蟬子之時就有。
唐僧思考了一下,說道,“佛曰:不殺生,不殺生。太乙施主說的是有道理的。”
太乙真人聽到這裏大喜,如果唐僧親口承認,就是等於說,將氣運功德拱手相讓。
唐僧乃是取經人,取經中心之人,若是他承了這請,就相當於讓出了這一份功德氣運。
若是唐僧是那迂腐的性格,說不定還真將這份氣運功德讓出去了。
《西遊記》之中,唐僧見到這個感謝,見到那個感謝,什麼都沒撈著,但這可不僅僅是西遊記。
隻聽到唐僧繼續說道,“不過,這幾個妖怪這般作孽,自有因果,所謂一飲一啄,皆有定數,他們今日下場,皆是因為當日之因。”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這話倒是說的很有道理啊!不過,太乙施主也不要擔心,貧僧已經給他們超度了,有貧僧的超度,他們死的很安詳,一點都不痛苦。”
孫澤哈哈大笑,這唐僧囉嗦也腹黑了許多。
他說道,“小和尚,你說的對,他們死的很安詳。”
太乙真人臥槽了,這和尚是故意的吧!
不是說和尚一向都是假仁慈之輩?這不是假仁慈,這是真狠啊。
太乙真人不願意放棄,最後一絲機會,附和著說道,“聽聖僧一席話,本尊如醍醐灌頂。聖僧果然是有大智慧之輩。”
“其實這一次,本尊前來就是為了幫助聖僧,沒想到倒是本尊自作多情了。”
這一招以退為進,使用的是熟練無比,要是唐僧說出感謝的話,那氣運功德之力,就要被太乙真人分走一部分。
不得不說,這些從封神之戰過下來的之人,不是蓋的,端的是老奸巨猾,每一句話都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