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同樣也是一處仙家福地,能被黎山老母這等大神通者選中的地方,想平凡都平凡不起來。
這驪山乃是氣運所鍾之地,昔年,封神大戰之中,截教死的死,逃的逃,仔細算算,有神通逃出者,也就驪山老母一人而已。
驪山乃是氣運所鍾之地,其中蘊含著一絲真龍崛起之氣,若是在此立教,說不得能蓄勢而起。
要想立教,建立實力,必須有氣運功德支撐,隻有這樣,才能保持長久的輝煌。
像妖庭,如今的勢力,就算比不上天庭和靈山,也算是一方大勢力,可仍舊不被三界承認,為何?
就是因為缺少了功德氣運,雖有氣運至寶鎮壓,缺少功德氣運,亦不能長存,這也是孫澤謀劃功德氣運的原因之一。
要想真正立妖庭,必須要豐厚的功德氣運支撐。靈山和天庭不把妖庭放在心裏,也是這個原因,缺少了功德氣運,就算妖庭能輝煌一時,終究也會因為氣運不存,而漸漸隕落。
後洪荒第一教,煙消雲散,就是因為少了氣運。
這已經成為黎山老母的心結。她之所以占據此地,未嚐沒有繼承截教的心思,可惜,如今形式已變,她也無力回天。
截教煙消雲散,想要再立教,何其苦難。
驪山之巔,一個美貌的婦人,看著驪山的景色,歎口氣,說道,“昔年,我截教第一大教,萬教來賀,今日,卻隻剩下我一人。師父,截教消散,我卻不能將之發揚,我如何能對得起你。”
這婦人,正是黎山老母,她口中的師父,正是那位道法通天的通天教主。
當年,黎山老母自萬仙陣之中逃出,可不是貪生怕死,而是得了通天教主的囑咐,為截教留下一線生機。
通天教主早知天道不可逆,算到了截教必敗,但為了自己的徒弟,一人戰兩聖。
黎山老母身為他的徒弟,自然不敢忘記師父的囑咐。
“吾為截教仙,生為截教雄。”
驪山老母的眼睛之中出現了幾分孤寂,也有幾分無奈。
昔日的第一大教,今日隻剩下一人,她獨守著殘缺的輝煌。
“姐姐,又來這山頭看風景?”觀音菩薩披著白紗,笑著出現。
黎山老母的輩分很大,所有的菩薩應該對她行長者之禮,而觀音菩薩和黎山老母是忘年交,因此以姐妹相稱。
黎山老母看向觀音菩薩感歎了了聲,“看的不是風景,是心事啊!”
觀音菩薩也是清楚,驪山老母心中所想,可惜,如今截教已散,要想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姐姐何必要操心這些令人發愁的事情?在這驪山之上,寄情山水,也是極好的。”
觀音菩薩勸解道,在黎山老母麵前,她倒是露出了幾分小女子的作態。
黎山老母看向觀音菩薩,說道,“談何容易,昔日故人,都已經不在,而師父他老人家的教誨依舊在耳邊,我如何敢忘?”
“妹妹,休要取笑於我,妹妹你不也是,在布置那西遊之事?我雖不知道,這西遊到底有什麼奧秘。但也知道,這西遊背後有諸多大能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