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忙忙的跑到了後山,從囊中拿出了那本內功心法,要是有人看到我現在的樣子,一定會說我“猴急啥呢”。我坐在了中間的那個山洞當中,翻開了《善》的第一頁,上麵是作者寫的序,這樣寫道:
“善,汝以為一部內功心法,然其為人所練得真與內功修煉之道,可不比你是所煉之內功心法善,益強。在此書中,吾欲使汝知何善,欲使汝知,何以用汝強來善。於此,吾猶向君薦餘著之一部劍譜,名曰《止戰》,其記而強之也,然亦願謹者,從容讀此書。”
我看了這段話之後,忽然茅塞頓開,原來這部內功心法的作者,就是《止戰劍譜》的作者啊!那這個作者與《天邪劍譜》還有那老人說的《惡》又有什麼關聯的?想到這兒,我停頓了一下,算了,還是照書上囑咐的,先認真的看一遍吧。於是,繼續看到:
“吾之徒兒曾如此問我:‘師父,何者為善?師,愛而何?’當時謂此豈欲皆不通,上天賜我悟終,寡人諭矣,餘遂得我也。對之:‘善即善,至善,無一毫惡,無一絲染,故人無得真之善,猶當盡力以為善。’吾又何愛語:‘愛是恒忍、又有慈,愛是不妒。愛者不矜,不張皇,不為羞之事,不自求之益,不輕怒,不計人之惡,不好不義,隻好道,凡事容,凡事信,凡事望,凡事忍耐。愛則不息。’此吾於善與愛之義,此天賜我之知識,吾之智,自於祂。”
看著這段話,我有很深的感悟,善的定義,愛的定義,真是太完美了,但卻又讓人不禁失落,這麼美這麼純的善,我竟然做不到。雖說作者在前麵說到,他的內功心法並不是最上乘的,但我卻沒有因此而不看這本書,而是被善所吸引。我又看著序的最後一句話:“我信天之有,以臣躬於天,雖是江湖中人我,而我大信,祂皆在保著我無時,故,願在觀其部內功心法也,勿以吾常言天而怒,我且欲令汝不與吾同信天,亦可與餘同,得祂之保。”我很是奇怪,上天,到底是哪位?我也想認識他,算了,先看看這裏麵的內容,可能作者會介紹吧。
翻過了前言,看到正文,我看到得最多的詞便是上天,真是一個宗教狂啊!我有仔細看了看裏麵的內容,把我嚇了一大跳,他所說的親身經曆了上天,是說他自己所悟的內功心法是上天賜予的,書中這樣道:
“昔者寡人,是一個遊手之徒,曾某混混,父母以我此獨子,而氣得病。吾聞其後,乃始追悔,我拜玉皇,求之觀音,而皆無用。遂,吾甚寒,在家裏,望空拜,欲我不知者神拜。吾不意,其上帝竟向我應,其使下一鴿至我,我欲探,但鴿而躍去。隻見這隻鴿抖擻之身,下了一根毛羽,其將此羽銜遞向我手,我舒手受。”
我看到這裏時,有些不耐煩了,這不是講故事嗎?怎麼是內功心法了,這時,老頭的聲音從我的心底傳出:“繼續看,不要心急,一定要一字一句的看完。”我無奈,隻好順從。
“我看此羽,雖曰惟白,而純白不,較之采之羽要好多矣!那隻鴿飛去,卻隻留了一純素羽,吾知,此天以下者,其與我天下之信。予每視此羽研,欲從中得之信,至於那日,有西域者至中,其為文,乃以羽為之,我忽然得之。遂將此羽為一筆,於紙上文,嚐欲吾文乃一縣之士皆過之,我將此文以貨賣,予父母病。在這期間,我被我的師父看上,他將他的畢生所學都傳與我身,我作出了《止戰劍譜》,成了一代武林高手。有一日,我以此筆寫文章時在,那隻鴿又飛了歸來,其以我為之則毛筆銜去,自是不複,隻留了一封書,上道:‘君不獲,欲知其動,雖汝事皆得以寡人,但我與汝之恩非汝欲得之。’”
我讀到這段,知道了他的《止戰劍譜》當中的劍法為什麼如此高超了,原來是上天賜下的智慧所寫的。看來這部《善》,大概是這位高手晚年時所作的回憶錄吧。我又向後翻翻,看到了作者的內功心法,竟與我創出來的內功心法很是相像,我不禁一愣,開始更加認真的看了起來。
我看到最後,抬頭看已經從上午到了上午了,又看著山洞門口擺著一個飯桶,看來是有蜀山弟子給我送了飯,我都沒發覺。
於是,我看了他最後的一句話:“不從惡人之謀,不立人之道,不坐褻慢者坐,惟好上天之法,晝夜思想,此人乃為有福!之如一樹植於溪旁,按時結果,葉亦不枯。凡所為者盡皆利。惡人非也,乃若糠秕,被風吹散。是故,當決之時惡必立不住;罪人於義者會中亦然。以至神知義者道;惡人之道而必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