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七月真慶幸自己嫁給了胤襸,福晉雖然太拚了些,但是真就沒說坑害她的,突然,蘇七月看著夏涵都有了許多感激之情,自己若是在太子府裏,不知道被太子妃給玩成什麼樣了呢!
她真為那路清文捏了把汗,這傻丫頭是拿找來的?太子真是慧眼識珠啊,估計就是喜歡她傻裏傻氣的單純可愛了,可惜太子喜歡的正是太後最討厭的。
在太後看來一個女子認字就好了,若是非喜歡讀書,那頂多背背詩詞歌賦的也就行了,這路清文可倒好,還讀上史書了!還什麼明智,說這些大道理來,怎麼能不讓太後厭惡呢?
自古以來封建家庭的老佛爺都是不喜歡低下的兒媳婦是什麼才情過人的大才女的。
蘇七月想這個路清文,也真是笨啊,肚子裏墨水多了你不能藏著掖著點?
看看我!老娘還是穿越來的呢,我顯擺過嗎?
不過蘇七月也是自己胡亂玩笑著想著,她對這路清文倒是挺喜歡,自己見了太多差不多的女人,這一看到路清文倒是眼前一亮,雖然她覺得路清文酸了點,有點太文藝了,不過倒是沒有綠茶婊的樣子,她是真文藝,也真單純。
隻可惜,這單純不該在宮裏,更不該在太後麵前表現出來。
這太後似乎猶豫著要不要說呢,因為太後不是皇上的親母,後宮的事倒是也不太摻和了,反正她也沒個孩子,自己這輩子高高興興的頤養天年就是了。隻是今日看到這個孫媳婦實在不順眼了。
她正猶豫的時候,那太子妃卻又來補刀了,笑道:“太後不知,我們這位路格格不隻是詩書通讀,而且在佛學上也頗有見解呢!小小年紀卻也有錯成了!”
“哦?是嗎?倒是看不錯來,哀家看著你今日的打扮,卻不像是個靜心的。”
的確,路清文這一身實在招搖,怎麼看怎麼像是個恃寵而驕不知分寸的女子,路清文這時候也反應過來了,知道自己是說錯話了,正要為自己辯解,卻被太子妃又搶了個先,插話道:“太後不信,大可隨便問呢,現在毓慶宮的人可都說我們路格格頗有當年孝獻皇後的風采!”
太子妃這話音一挑,蘇七月就注意到太後的臉剛雖然也不大高興了,可是這時候卻徹底的陰了下來,看著好嚇人。
難不成是觸及到什麼禁忌了?
隻見太後咳嗽了兩聲,橫眉說道:“路格格潛心向佛也是好事,既然潛心向佛,不如就幫哀家抄寫經文吧!綠菱,帶著路格格安頓下來。”
路格格大驚失色,太後這意思是要將自己留在這了,那抄到什麼時候呢?
這突然將自己留下來不是等於關起來一般。
她跪下來就求道:“太後恕罪,是嬪妾不懂規矩,以後不敢了。”
“當年董鄂氏向來不信佛教,先帝有時用一些禪宗經典來告訴她,而且為她解釋《心經》的深層含義。因此成了她推崇尊敬的至寶。專心研習禪學。參悟探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每次遇見先帝,就總舉出這句話:順治每次都笑而不答。董鄂氏因為長期患病,不能純一參悟,董鄂氏族再次舉出這句話,先帝用這句話回答她,她才有所醒悟。今日看來你跟她倒還真是一樣,說是通曉,卻需要點撥,哀家今日點撥你,你卻不願意嗎?”
“嬪妾不敢。”
“毓慶宮中都說你如董鄂氏,你卻也受著,今日見還真是有幾分她的樣子,哀家是當朝太後,見你這樣的可人兒,自然要多說幾句,卻不曉得你這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董鄂氏,會不會去太子那告哀家這老太婆的狀了!”
太後這話說的重,眾人都驚了,趕緊都起身跪下來,“太後息怒!”
太後扶著頭,瞧著低下的人,輕聲道:“你們都起來吧,哀家喜歡這路格格,便多說幾句。也是想起來故人……”
太子妃這個時候趁熱打鐵,道:“聽說當年孝獻皇後可謂‘長信宮中,三千第一’、‘昭陽殿裏,八百無雙’,真是六宮無色、專寵一身。這倒是能跟我們路格格比了,我們路格格眼下也是毓慶宮中的獨一份了!前些日子皇上不在家,太子監國,每次看奏折時,有重要的內容,草草看過後,就隨手扔在一邊了,路格格提醒先帝應該仔細看,不能忽視,太子也是看重路格格,要和她同閱奏章時,她又連忙拜謝,並解釋說:後宮不能幹政。真是做的很得宜呢!”
“哦?你這樣說倒是愈發的像董鄂氏了,哀家倒是想不到,這些年了,卻也能見到了一樣的!”
太後嘴上沒說,可是那表情語氣足以說明問題了,她很討厭路格格,準確的說她討厭董鄂氏,而太子妃故意將兩人說的如此相像,就弄得皇上也厭惡路格格了。
蘇七月想起蘭嬤嬤跟她說過的,說當年董鄂氏親自安排先帝的飲食,斟酒勸飯,問寒問暖;每當先帝批閱奏章至夜分,她又會為其展卷研磨,侍奉湯茶。先帝每次聽翰林院的官員們講課結束後,回到寢宮時,她一定會打聽講課的內容,他也會再給她講一遍,先帝每次講給她聽的時候,她都非常高興,而且董鄂氏是個十分善良的女子,當宮女太監犯錯誤時,董鄂妃往往也為他們說情。
就是這些年過去了,從蘭嬤嬤這個老宮女的口中卻還是能看出來董鄂妃多得人心了。
隻是太後厭惡董鄂妃倒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聽說董鄂妃還是再嫁的呢,想不到這樣的女子卻能得到先帝的真愛。當年她生了兒子,還被先帝特為此舉行隆重慶典,稱為“朕第一子”。
換了哪個女人,哪個女人受得了呢?
隻是這位董鄂妃不但姿容絕代、才華出眾,而且品行清麗脫俗,善解人意,太後當時就是恨死了她,也沒法子。
所為積怨已久,便是如此。
今時今日塵歸塵土歸土,都要忘了的事,卻被太子妃給故意拿出來說事,不就是故意惹太後不高興的事讓她遷怒於路格格嗎?
隻可憐了這路格格,她招人喜歡,所以太子喜歡她,難道是她的錯了?
卻也給自己招惹來這禍事。
太子妃根本不給路格格解釋的機會,太後也不願意聽了,叫綠菱帶著路格格出去,找了個小偏殿,將她關了,叫她抄寫經文,也沒說要抄寫哪一部,也沒說要寫到什麼時候。
反正筆墨紙硯的給你送去了,你就一直抄著便是了。
若是敢說一個不字,就是對太後大不敬,就是自尋死路了。
蘇七月有些後怕,雖然她想太後也就是出出氣,不至於真的將路格格如何了,隻是這樣一次就夠讓人受的了,想必路格格以後在宮中也抬不起頭來,這輩子的前程也是毀了,起碼側福晉是肯定做不成了。
而且太子也為難,管吧,得罪太後,被人說他不孝不敬,可是不管,看著太子妃對路格格這態度,恨得牙根癢癢,想必在府內沒少看著她生氣。
這也是的,或許太子妃並不是個不能容忍太子有別的女人的人,再說了即使這樣想也不現實。
但是太子或許對這路格格實在是太寵愛,看著路格格也的確是有點被寵的糊塗了,連在太後這也不知收斂,一方麵說明她簡單,一方麵卻也能折射出太子對她有多好。
估計毓慶宮的人說她像孝獻皇後也應該是真的,想必是太子妃覺得受到了威脅,所以搶先一步,出擊了。
不過要置之死地,起碼也重重的挫了她的運氣。
蘇七月心想可算是自己沒什麼文化,而且剛才太後沒跟她說什麼,不然自己要是稍稍的不留意,表現出來點小聰明,再被木丹添油加醋,豈不是現在要去抄經書的就是自己了?
可真是阿彌陀佛了!
蘇七月低下了頭,連看也不敢看了,緊緊的抱著曦晨,怕出一點差錯。
終於等著散了,她出了太後的寢宮覺得重生了一般。
這紫禁城可不是個好地方,以後她可是不要來了。
這木丹也是奇怪了,怎麼這麼喜歡入宮的,這裏哪有一點好的?
蘇七月本來因為自己的女兒得到了太後的獎賞而萌發的竊喜此刻也煙消雲散了,隻覺得這裏是個太容易變天的地方,早早的走了才安全。
她正找夏涵呢,想著差不多是不是可以去跟胤襸回合了?有胤襸在,她也安心些。
卻見夏涵跟太子妃走一起去了。
這有說有笑的看著蘇七月是膽戰心驚。
蘇七月雖然知道夏涵和太子妃是表姐妹的關係,可因為剛才的事,她現在看著兩人走在一起,怎麼看怎麼別扭害怕。
再聯想到自己的身份。
那路格格是太子的寵妾,自己也是六阿哥的寵妾啊!
雖然蘇七月不知道路格格到底得寵到什麼程度,不過她可是知道自己得寵的程度。
別說別的,就按照胤襸在哪一房留宿的日子來看。
一個月蘇七月最少能落著十幾天,可別小看了這十幾天,因為她隻是個格格,上頭還有福晉呢,有些日子是必須去福晉屋裏的,再加上胤襸自己有時候在書房就睡了,這就又去了要十幾天的,向格格那一個月也就能見胤襸兩三次而已,都算是好的了,至於木丹更是不用說,胤襸這幾個月就沒去過。
加上蘇七月現在有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卡在誰眼裏都知道她是獨一份了!
那路格格還沒孩子呢,就要被太子妃給暗算成這樣,那自己這……
她心裏直突突,想跟著上去看看太子妃跟福晉說了什麼,可是她也知道這樣更容易被人說是對福晉和太子妃不敬,她也隻好硬著頭皮低著頭故作無事的隨著人群往外走。
隻是頭頂上卻冒汗了……
好容易到了宮宴的地方,蘇七月找到胤襸,差點沒激動的哭出來,她恨不得把剛才自己經曆的事馬上都跟胤襸說了,可是這這麼多人,實在不便,她也隻好忍著坐下來。
而蘇七月最鬱悶的是她本以為自己有機會見到康熙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