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反常的人和事(二)(1 / 2)

管元傑又倒滿了,這次是小小德品了一口道:“竹葉青酒,以汾酒為“底酒”,保留了竹葉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當歸、陳皮、公丁香、零香、廣木香等十餘種名貴中藥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製陳釀而成,使該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補血、順氣除煩、消食生津之多種功效。明而微帶青碧,有汾酒和藥材浸液形成的獨特香氣,芳香醇厚,入口甜綿微苦,溫和,無刺激感,餘味無窮。而這一江春綠就是竹葉青中的極品。”

胤襸拿起杯來聞了聞,竹葉青他是喝過的,再極品的也不稀奇,卻不想這胡同裏的小店裏竟然有此美酒,隻是一聞就知道非比尋常。

他見管元傑是一杯接著一杯倒是顯得自己太小家子氣了,於是不顧旁邊能奇文的勸阻大口一杯下去。

胤襸好喝酒,也懂得酒,想著也顯擺顯擺,說道:“這酒細細品來,有梔子,真是很特別。”

管元傑也又喝了一口,點頭讚道:“梔子苦,寒。卻有清熱利濕,涼血散瘀德功效。”

胤襸不甘示弱又說:“還有砂仁。”

管元傑知道胤襸是在拷問自己,便一一答道:“公丁香。”

“既然是竹葉青自然也有竹葉。”

“這竹葉甘,淡,寒。清熱除煩,熱病心煩口渴。”管元傑全部都順暢德答了出來,又突然反問起胤襸來:“在下倒是也喝出了白菊花德滋味。”

胤襸對醫理雖然不太精通,但是好在韋義懂,這種常見的還是知道的,韋義也應和著說:“甘、苦,微寒。疏風清熱,平肝明目。”

“廣木香”

韋義一笑,道:“苦、辛,溫。行氣止痛,溫中和胃。”

管元傑和胤襸互問互答說到開心處,又是各飲了三大杯。

“管元傑公子真是博學多識,在下佩服,這等才學沒想過考個功名?”

管元傑無奈一笑,似乎有著不好說的苦衷,“在下怕是沒有這樣的本事和造化了。”

韋義也跟著喝了,讚道:“恩,倒是應了田家足閑暇,士友暫流連。三春竹葉酒,一曲昆鳥雞弦。的意境!也隻有這個味道才有這個意境!”

“山窗遊玉女,潤戶對瓊峰。岩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鬆。”管元傑跟著念道。

胤襸疑惑,問道:“這是誰的?我倒是沒讀過。”

能奇文小聲的說:“這是武氏,武則天的詩。想不到公子真是博覽古今,這麼偏冷的詩句也知曉。”

胤襸這便不奇怪了,他雖然詩書不像是三阿哥那麼好,但是也不至於說不會的,至少死記硬背也背下來了許多。

不過這武則天的詩他肯定是沒讀過的,師傅不會跟阿哥們說一個女皇帝的詩詞,在這樣一個男權的社會之中,這樣的詩詞是大逆不道的。

即使胤襸雖然對武則天也沒什麼反感的,不過他也覺得若是學她的東西實在不妥了,沒想到這管元傑倒是喜歡,看來還真是個特別的人物。

能奇文道:“都說武氏是禍國的妖女,不知道那拉公子怎麼看?”

管元傑爽朗的笑了起來,回道:“說武氏是禍國之人的怕是也根本不懂治國之道。”

胤襸來了興致了,問道:“那管公子所認為的治國之道是?”

管元傑自信的說道:“武氏能夠破格用人。在她統治時期進一步發展了科學製,創立了殿試和武舉。並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舉。通過科舉、自舉和別人推薦,選拔了一批傑出的人才,成為武周政權的中流砥柱,如狄仁傑、姚崇、宋璟,後來成為開元時期的賢相。唐中期的宰相陸讚揚武則天善於用人,賞罰分明。政由己出,明察善斷。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家足人足,則國自安。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天下。她繼續推行均田製。在邊遠地區實行軍事性屯田、營田,成效顯著。重視和提倡興修水利,還以境內農田好壞作為獎懲地主官吏的標準。武氏執政的時代,繼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懷柔政策和“降則撫之,叛則討之”的策略,對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貴族的侵擾和叛亂,采取了堅決抵抗、討伐的態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還不是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