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開卷
憂鬱的日子已經過去,接下來繼續居家過日子。
到了關外絕對不是到了世外桃源了,大阿哥的黨羽,當地的霸王都會成為這一家子的大麻煩。
還有家裏麵的幾個女人。
曹無衣真的磨練了兩年轉了性子了?
到底是誰放了木丹出來?
王格格能心甘情願的在這裏受苦嗎?
在這樣的日子裏,蘇七月如何扛起大旗帶著大家過上揚眉吐氣的好日子呢?她和胤襸能一直恩愛下去嗎?
畢竟總要有新人入府的……吼吼!
帶著的孩子多,路上走走停停,走了足足一個月才到了地方。
埋頭溝倒是比蘇七月來之前相像的像樣多了,到底是大清過去的兵馬重地,即使現在留下的人不多了,卻還是比一般的地方看著繁榮。
這才下了轎子,就看到滿大街的滿人。倒是讓蘇七月心裏麵發慌。
這京城裏也不見這麼多滿人,來到這倒像是才到了大清的根本了。
蘇七月這好奇的看呢,對麵幾個男人就瞪著眼睛往她這邊瞧過來。
胤襸忙將蘇七月的身子正道過來,提醒道:“這裏不比京城,這裏的滿人未必怕咱們呢,以後要小心些。”
蘇七月一怔,這才明白過來自己剛才是惹事了。
別看這裏跟京城比算不上什麼好地方,按理說留在這裏的滿人也都是當年不受待見的,可也就是因為沒入京學過規矩,所以更加野性。
按照蘇七月的總結就是,野生的比較不服管束。
胤襸雖然在京中未必多受人尊敬重視,可是到底是個阿哥,別人還是要給幾分麵子的,到了這,還真就是未必了。聽說這地方還有鐵帽子王,據說皇上都拿這些人沒法子,隻能每年大把的銀子供養著。
蘇七月小心的將幾個孩子聚在一起,叫他們不許亂跑的,趕緊都進了當地給準備好的宅子裏。
一進去,所有人都皺了皺眉頭,這好地方住慣了,冷不丁的換地方還真有些接受不了。
果然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就是個普通的四合院的結構,跟過去住的阿哥所倒是大小差不多,隻是那時候府裏才幾個人,現在這些人進了院子就開始覺得擁擠了。
胤襸倒是苦中作樂,笑著說:“好在沒帶著那麼多人來,不然還住不下呢!”
這說笑歸說笑,嫌棄也是真嫌棄,可還是得老老實實的住下。
來迎接胤襸一行人的是當地的小官,管著街上的瑣事,叫丁守旺,胤襸一看便能看出他的官職,而且身邊沒帶著一個人,這樣的迎接規模胤襸是不滿的。
自己來這是掛著職務來的,即使或許大家也都知道跟發配沒什麼區別,那也不該是這樣怠慢了自己。
這是明擺著當地的官紳是給了胤襸一個下馬威,就是要告訴他,別以為來這能做爺了,到了這裏,就要守這裏的規矩!
胤襸來前就打聽過了,要說是給這裏安個主子的話,就是鐵帽子王鈕祜祿穀梵了。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封爵製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大清一共有十二位?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因在清朝中後期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也就是說鐵帽子王是世襲罔替的王爵,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三項特權,一是“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祿優厚,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
反正簡單的說這大清最大的是皇帝,接著便是鐵帽子王了。雖然皇上一直想方設法的削弱這些人的權利,尤其是兵權,卻也不敢操之過急。
這位鈕祜祿梵穀是鐵帽子王中最年輕的,也就三十歲。他祖上雖然不是開國的元勳卻也是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
鈕祜祿梵穀一直在盛京生活,皇上幾次想要叫他入京都沒有成功。
梵穀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京中再好也沒有這裏逍遙自在。
在盛京這一代,梵穀便是王!
胤襸想自己來這的事梵穀必定是知道的,這裏大大小小的官吏跟他都有關係,這些官吏對自己不敬,就是梵穀對自己不敬。而胤襸當然更在意的是梵穀對自己的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