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傷風敗俗(1 / 2)

對於他們來說沒那麼多說道,都是小人物,吃關餉混日子。他們不用去揣摩皇上的心思,也不用去想著這案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反正就是幹活,不牽扯到自己就好。

那邊胤襸叫他們帶人,他們就來帶人,現在直郡王的人來搶人,他們就讓他們去搶,到時候怪罪下來他們就說是被直郡王的人搶了打不過。

反正讓他們上麵鬧去,跟他們這些人沒什麼關係,不過是應付差事,哪裏又有那麼多的玄虛。

眼看著少靈要被帶走了,一直跟隨其後的何裏土自然不能答應,幾步跑故去拿出劍來擋在那群人的前麵,大聲喝道:“你們這些匪人!帶著這位姑娘去哪?”

領頭的上下打量了眼何裏土,知道是個會功夫的卻也沒放在眼中,直郡王的手下都是練家子,何況人多勢眾,他拿出來銀子仰著頭說道:“這位公子還是少管閑事的好,拿著銀子走吧!”

何裏土冷笑了一聲,從懷裏也掏出來銀子諷刺道:“還是你們拿著銀子走吧!”

領頭的看出來何裏土這是來救人的,可是直郡王交代過不必要的時候盡量別動手,因為在集市上,鬧大了總不好,所以他一手放在劍柄上一邊說:“這位公子勸你還是不要插手此事,這是攤渾水,你惹不起!”

“廢話少說!今日我一定帶著人走!”說著何裏土上去就要救少靈,可是對方人太多,何裏土雖然武功高強,卻也難得施展,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人群散開了,幾個人騎著馬闖了進來。

其中一個馬上的人喊道:“都住手!巡城禦史在此!”

巡城禦史在大清可是個特別的官職,本是明代職官,清初亦沿襲。隸屬於都察院,負責巡查京城內東、西、南、北、中五城的治安管理、審理訴訟、緝捕盜賊等事,並設有巡城禦史公署,稱“巡視西城察院”、“巡視北城察院”、“巡視南城察院”等。各城都設有兵馬司,每司又分為二坊。由五城禦史督率管理。明朝洪武年間,正式確立禦史巡按製度,設十三道監察禦史一百一十人,再從他們中選派巡按禦史。

而巡城禦史的厲害不在於他們管著大事小情,而是他們和皇上的特使關係。

巡城禦史的選拔十分嚴格,從十三道監察禦史中選派巡按禦史十分嚴格,每名巡按禦史的產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選出兩名候選人,引至皇帝麵前,請皇帝欽點一名。十三道監察禦史平時歸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職能時又不受都察院控製,直接對皇帝負責。

巡按禦史職責是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巡按禦史代表皇帝巡視地方,又叫“巡方禦史”,俗稱“八府巡按”,專門負責監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務,權力極大。他們代表皇帝行使監察權,能夠“以小監大”、“以卑督尊”。

所以說在民間,巡城禦史就是皇上的代言人,這官按照職位看不大,卻是實實在在的的權利和名頭。

所以當聽說巡城禦史來了的時候哪怕是直郡王的人也都停手了。

從馬上下來幾個人,一個年輕的先走過來,看著也就二十幾歲,長得是眉清目秀,白白淨淨的,一看就是個沒吃過苦的富家公子,再看這身打扮繡工好的比得上阿哥們穿的,雖然不是宮中的手藝,那也是是京中最好的付祥林做的,不比宮中的差,尤其是手指上戴著尋常百姓家不會有的大扳指,晶瑩透亮,這東西直郡王的手下還是熟悉的,是朝中幾位老資格的臣子才有的物件,這人來曆差不了,這有靠山有背景,氣勢也就不一樣,果然那人來到對幾個人瞪著眼睛沒好氣的說:“你們大街上強搶民女是土匪不成?天子腳下,哪容你們放肆!”

見這人來勢洶洶,這邊的人倒是也不敢硬碰硬,拱手道:“在下是奉命行事,怕是有什麼誤會!”他說著往那年輕人身後掃了一眼,一個歲數大的人從馬上下來,改就是巡城禦史,如果是真的,可就麻煩了!

領頭的見不好對手下人使眼色想撤,這個時候那年輕人一把抓住領頭人的手,冷笑道:“急什麼!大人有話還要問你們呢!”

領頭的發力想掙脫,覺察出這年輕人也是有功夫的,倒不是自己打不過他,若是說打,京中直郡王的人是頭一號的厲害,可是如今要是再打起來怕是不好跟直郡王交代,所以也隻好任由著他扣住自己。

這時候巡城禦史也來到了近前,對這夥人笑了笑,風趣的說:“本想著一會兒去看場戲,你們這倒是演上了,也好!剩的老爺我的戲票茶水了!來,給老爺爺瞧瞧,這幾個戲子長得倒是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