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點撥(1 / 2)

一個人在麵對完全陌生的行業,就想麵對陌生的環境一樣,心中除了憧憬,其實更多的是忐忑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

看著現在的楊瑞,吳健斌想到了當年的自己,自己最開始想要創業的時候,似乎比楊瑞也強不了多少。

在選擇建築這個行當之前,他也嚐試過很多其他的生意,走了不少的彎路。

說起來,楊瑞也不年輕了,若說他唯一比當年吳健斌強的,就是此時的楊瑞,還有自己在一邊給他支個招。

知識和體會可以傳授,但是經驗和手段不行。

換句話說,給楊瑞指條道吳健斌可以做到,但是他能走成什麼樣,吳健斌也沒有辦法給個明確的保證。

現在看著楊瑞一臉懵比的表情,吳健斌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

“我隻是舉個例子,你覺得你現在去賣早餐,能幹過人家凡夫子麼。”

“那必然是幹不過的。”

“所以,我說的那幾點,你自己先考慮考慮,自己想要做什麼,能做什麼。資金上麵不用擔心,鄭鑫海那邊的資金一到位,公司這兒就沒壓力了,隻等著甲方第一筆的回款,回頭你資金上麵有困難,我來給你支撐。”

“這……不好意思啊。”

“跟我就不用玩兒這些虛的了。如果,你實在想不出來,我這兒也有個項目,但我覺得那個項目你你一定喜歡去做。”

“哦?什麼項目?”

一聽吳健斌這邊有建議,楊瑞頓時來了興趣。

吳健斌卻擺擺手,說道:“我說了先讓你自己想,想不出來咱們再退而求其次。”

“吳哥,你這樣讓我很難受啊,心癢啊。”楊瑞說道。

“心癢也得忍著,不過,我先和你說好,別以為有後路,自己就不動腦子想了,知道嗎?”吳健斌沒說的更多,但他的語氣很鄭重,他覺得以楊瑞的聰明,肯定知道自己的意思。

他猜的不錯,楊瑞的確知道吳健斌這麼說,其實也有想要考驗他的意思在裏麵。如果楊瑞真覺得:反正有吳健斌幫他參考的項目,自己索性不去考慮。

那麼,最後吳健斌依然會告訴楊瑞,他給楊瑞相中的那個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太合適的項目,但是,以後楊瑞再想要尋求他的幫忙,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

畢竟,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一灘爛泥可能勉強能塗在牆上一會兒,但最終還是要癱下來的。

在跟吳健斌溝通之前,楊瑞的確是想不出他自己要幹什麼,能幹什麼。

但這會兒,有吳健斌給他提示的三點,就已經算是給他指出了相對明確的道路,隻要循著這三點,楊瑞覺得思考出一個可行的項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吳健斌所提的第三點“你是否有能力去滿足需求的痛點”。這一條,其中的“能不能”最關鍵的其實就是財力的支撐。

打個比方,楊瑞有一萬塊,或許他隻能支個早餐攤,若是他有一百萬,他就能開家店麵。

資金,是決定規模的關鍵因素之一。

吳健斌表示他會支持,對楊瑞來說也算解決了一個想要創業的最大困難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