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和之前隻是做平台,但機器卻還要去廣州買,一來一回即便廠家把價格壓的很低了。對瑞和來講同樣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因為中間環節的增多,瑞和所支出的那些資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損耗在運費以及廠家利潤中。
如果……瑞和自己做娃娃機呢?
平台是他們自己的,操控電板也是瑞和這邊寫入的程序。
說起來,海豚寶寶最核心的東西,都是掌握在瑞和自己手中。至於娃娃機……那東西的技術含量真心不高。
之前他也跟蔡可討論過這個話題。蔡可很篤定的告訴楊瑞,一台海豚寶寶目前款式的娃娃機,不考慮技術層麵的東西,單論物料成本不會超過五百塊。
可最後他們從廣州進貨,壓價已經都快壓到腳脖子了,一台他們也得給小三千。
這裏頭的差距有多大,哪怕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用計算器也能算的出來吧?
的確,瑞和如果隻有青島一地的市場,那麼他就沒有必要去自己生產娃娃機。哪怕把青島所有賣場、大大小小的超市都占領了,能有多少台?
但現在瑞和可不隻青島一個市場,山東其他六個地市,綜合銷量就有一千五了呀。
如果整個兒山東都有代理商的話,楊瑞覺得他是不是得跟廠家拿提成?
嗯……不說人家給不給,就是給了,那個收益能有他自己做娃娃機來的多麼?
很明顯不可能啊。
而且,隨著瑞和的業務擴展,代理商越來越多的話,難不成他就變成人家娃娃機廠家的經銷商了?
他自己為什麼不做廠家呢?
有了想法,楊瑞就很難抑製它。
結束了總結會以後,楊瑞把公司的幾個中高層留了下來。
“大家覺得,如果我們拋開廠家,自己生產娃娃機,怎麼樣?”
想法歸想法,能不能實現楊瑞則不能一言而決,要投資建一個廠,他完全沒有相關的經驗。
這種時候,需要集思廣益,同時把利弊擺到桌麵上來大家一起議一議。
“這個……”
一聽這話,包括蘇曉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些驚訝,麵麵相覷間少不得交頭接耳。
蔡可微微蹙眉,說起來他說要賣娃娃機,但還真沒想著要讓瑞和自己生產。至於自己生產的好處,大家其實都明白,可蔡可依然沒說,實則是……
“楊總,開廠不是什麼難事,以公司目前的資金再加上貸款,開設一家設備生產廠,還能貼合互聯網科技這個大方向,就算是政府也會給予一定政策上的優惠,娃娃機本身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生產線也沒有多貴,但是它的主板我們要想自己生產的話,難度就有些大了,另外,工人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新行業,如果說我們現在全麵轉型,專做工廠進行實體生產,如果以目前瑞和的狀態,工廠高投入可能會拉垮我們現在的局麵。”
“楊總,我們現在自己生產,並不是一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