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消息(2 / 2)

在很多珠寶店老板看來,他們所做的不是為自己,而是幫著螢火蟲去做。

這種情況,螢火蟲內部也是想極力避免的。

甚至一改之前的決策,選擇那家珠寶店作為代理店,就主要做哪家的珠寶。

但即便是這樣,情況依然不樂觀。

畢竟……客人都到店了,何必再去推平台呢?

平台的銷售價,比他們門店自己去做便宜太多了啊。

利潤砍的有點厲害,他們做起來沒有動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當螢火蟲自己開了門店之後,這種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原本,這體驗館就是為了共享珠寶而生的。

“效果看起來還不錯,預計盈利大約會在多久之後?”楊瑞看完了那些數據之後,關心地問了句。

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是不想賺錢的。

螢火蟲自然也不是什麼福利機構,他們搞的這個項目,最終的目的就是賺錢。

嗯……楊瑞也不奢望數據好轉了之後就立刻提高價格讓公司進入盈利模式。

他看的清楚,北上深三個城市的數據雖然還不錯,但是盈利幾乎是沒有的。他們把原本屬於利潤的那塊錢,拿出來貼補用戶和商戶了。實際上螢火蟲依然還處於燒錢的階段。

不過做這種行業,也沒有人認為短時間內就會盈利。

用戶至上的年代,隻有擁有了大批量的用戶,才有盈利的可能。這就好比滴滴的模式,作為平台它會抽成,隻要不傻的人都可以看到他未來是一定會盈利的。但“未來”之前,他想要保證那個“未來”的順利到來,就必須不斷的擴大司機和用戶群體。

而用什麼來保證司機和用戶群體的不斷壯大?

靠深情的呼喚?靠爆棚的社會責任感?還是靠……你長得好看?

都不是,靠的就是簡單又直接且很有效的——砸錢!

不管用戶還是司機,對任何平台都不會存在什麼所謂的忠誠度。想要擴大群體就隻能用最實惠的手段去拉攏。

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

如今Uber也進入了青島,兩家打的如火如荼。用戶還不是誰便宜就用誰的?司機還不是誰的補貼高就用誰的?

螢火蟲基本上也是這種模式,隻是他的優點在於尚未出現競爭對手。且門檻遠比招募司機來的更高。

因為單一的珠寶商人做不了這個,而想做這個的,需要聯絡的方方麵麵也太多了。或許銀行和保險公司就擺在那裏,你可以去談,但是聯絡珠寶商人做貨源,有幾個人能跟董貴似的在那行裏浸淫二十幾年,同行朋友遍及大江南北的?

螢火蟲之前砸錢,大夥兒心裏沒底,實在是因為數據太過慘淡,這錢砸下去看不見水花,換了誰不慌?

現在情況大有改觀之後,原本已經略受打擊的信心,又重新出現在了他們的心裏。

砸錢而已,隻要有效果,砸上一年也沒關係。

隻要讓投資人能看到盈利的希望,就一定會有源源不斷的投資人加入進來。

而有了錢之後,想怎麼玩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