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邦在外麵混很講義氣,三流九教的人都很樂意跟他來往。令人側目的是,連縣衙門的一些父母官也跟他有交情。
看來劉邦來真具有非一般的人格魅力。
蕭何便是劉邦朋友中很特別的一個。
蕭何豐邑人,自幼飽讀詩書。出身於地主之家,在沛縣衙門做吏椽(官職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司法兼警察科長)。因辦事公正,為人正直,深受沛縣人的稱讚。
“幹脆到朝廷去當官吧,我幫你向上麵推薦一下。”縣令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發現蕭何的非凡才能後,語重心長的對他說。
然而,令縣令感到意外的是,蕭何居然拒絕了他的好意,並且鄭重其事的陳述了理由。
他的話大致歸納為二點:
1、我的故鄉是在這裏(沛縣),我喜歡這一片熱土,我舍不得這裏的父老鄉親,我想在這裏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家鄉人服務。
2、我並不適合做大官,在這裏做點跑腳的事還可以,如果調到上麵去了,官場上的事我應對不過來,到時候生出一些事非來,追其源頭,可能還會連累到大人你的頭上來。
總之,蕭何所說的這些理由很是牽強。
但縣令見他如此“淡泊名利”,自然對他更加刮目相看,在權衡了他話中的“利弊關係”後,心想身邊有這麼一個才能突出的人在也是好的,也就不再相勸。
可是他哪裏知道,以蕭何的慧眼,他早看出秦王朝有迅速衰敗跡象。倘若在朝遷為官,實在不知道未來的官途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此時他認識了一個人,一個很特別的人,一個腳上長著七十二顆黑痣的人。
那是一個天氣很熱的夏天。
蕭何和縣衙的幾個小吏到城的護城河裏去洗澡。
按理說天氣太熱,去洗個澡也沒啥,但關鍵時就在這河邊休息時,不經意間看見躺在草地上一個左腳上有幾排黑痣的人。
為了弄清他腳上究竟有多少顆黑痣,蕭何主動上前和那人聊天。
“啊,你不是蕭大人嗎?”蕭何還沒說話,那人便驚叫著坐起身來。
“恩,你是……”
“在下劉邦!”
就這樣,蕭何邊和劉邦聊天一邊數他腳上的黑痣,最後確定不多不少是七十二顆時,不由大吃一驚。
再聯想到熟讀百家之書時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傳說:上古時期,五位主持天事物的帝王中,赤帝的臉上就有七十二顆黑痣。
“這人難道是赤帝的化身?”蕭何當時是這樣感的。
這次偶然的機會相識後,兩人便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後來據蕭何所說,當他看到劉邦腳上那幾排奇特的小黑痣時,就斷定這人一定不是非同尋常之人。
以後沛縣人常常看到這樣的奇怪情景,一位縣內的當紅高官卻常常跟在一位身份和地位都有天壤之別的地痞流氓後麵,而且絲毫不在乎他人的眼神。這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